日本公司提出的由
btc,BCH和ETH作為抵押品擔保,可以避免“清算
加密貨幣可能會產生高達55%的稅收”,這對于投資者而言是更好的選擇嗎?對于提供擔保貸款的上市公司而言又意味著什么?
在避免稅收方面,陳云峰分析:“具體還要看服務機構對于抵押物的價值認定,以及貸款逾期情況下的抵押物處分機制,如抵押物在貸款到期后的貸款償還清算問題。首先,投資者參與貸款計劃,具體抵押物價值評估標準、貸款授信額度、利息的認定取決于服務機構的貸款政策,特別是抵押物價格下跌后是否觸發貸款加速到期或者追加抵押物。另外,以加密貨幣為抵押物提供貸款服務本身能夠為加密貨幣市場的流通、變現提供渠道,投資者根據持有的加密貨幣享受貸款服務,能夠為加密貨幣市場流動性起到推動作用。”
方圖創始人蔡良濱指出:“幣抵貸的考驗主要就是放款主體合規性的問題,抵質押物權屬與來源清晰的問題,抵質押物價格穩定性的問題,優勢在于抵質押物的流動性很好。”
肖磊評價指出:“抵押貸款,本身有非常高的利率,比如日本這個就是7%至15%,可能大家還不太了解,7%至15%的年化利率,是非常高的利率了,如果放在中國的話,相當于是年化35%至75%,因為日本的貸款利率比中國低至少五倍。中國的貸款基準利率是年化4.35%,而日本只有0.5%。所以日本加密貨幣領域這個抵押貸款服務,是一個非常暴利的商業模式,甚至比中國的現金貸還要更暴利。”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