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如今,
供應鏈大多在沒有
區塊鏈技術的情況下運行。即便如此,這項技術還是讓IT和供應鏈行業興奮不已。這一技術成為很多學術論文中的研究對象,很多IT巨頭和初創企業都開始推進
區塊鏈技術的應用項目,這些項目包括:
1、沃爾瑪(Walmart)測試了一種追蹤中國和美國豬肉生產的應用程序,以驗證交易以及記錄保存的準確性和效率。
2、馬士基航運和IBM正致力于研究在跨境、跨區域交易中利用區塊鏈技術提高流程效率。
3、必和必拓正在推出一個區塊鏈解決方案,該方案將取代電子表格,用于從內部和外部跟蹤來自一系列供應商的樣本。
4、英國初創企業普羅旺斯(Provenance)剛剛籌集了80萬美元,用于利用區塊鏈技術追蹤食物。該公司此前曾在東南亞試點跟蹤金槍魚的供應鏈全流程。
到目前為止,這些先行者們還沒有將這個技術運用在供應鏈上,由此,一個基本的問題被提了出來:區塊鏈技術能給供應鏈帶來價值嗎?
讓我們從一個現實的檢驗開始,如大多數從業者所知道的,當今的許多供應鏈都有良好的數據,它們能夠以接近實時的速度跨供應鏈傳輸這些數據。為了評估區塊鏈技術對在供應鏈行業的應用價值,我們研究了其可以帶來價值的三個領域:
1、取代緩慢的手動流程。盡管供應鏈目前可以處理大型、復雜的數據集,但它們的許多流程(尤其是供應層次較低的流程)都很慢并且完全依賴紙張——這在航運業仍然很常見。
2、加強跟蹤。越來越多的監管機構和消費者對來源信息的需求已經在推動變革。此外,質量問題可能帶來極高的成本,如召回、聲譽損失或黑市或灰色市場產品的收入損失,可溯性的改進可以很大程度上降低這一成本。簡化復雜的供應基礎提供了進一步的價值創造機會。
3、減少供應鏈IT交易成本。在這個階段,這種價值更多的是理論上的而不是實際應用的。
比特幣網絡中,人們驗證每一個區塊每一個交易都將得到比特幣作為獎勵,申請創建區塊的人也需要支付一定的比特幣作為費用。這樣的成本在供應鏈中可能是難以承受的,因為它們的規模是驚人的。例如,在90天內,一家汽車制造商通常會向其一級供應商發出大約100億次的回調。此外,所有這些交易將顯著提高對數據存儲的需求,這剛好是區塊鏈分布式賬本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此外,創建和維護大量數據集副本在供應鏈環境中是不切實際的,特別是在非許可制的區塊鏈中。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