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出臺的“十三五規劃”規劃提出要強化
區塊鏈、
人工智能等戰略前沿技術并在其他國家之前進行提前布局。工信部還發布白皮書,指出區塊鏈的核心技術的發展進程,部委也在和相關企業進行合作,希望盡快制定好技術標準。
時任央行行長的周小川提出“,區塊鏈是發行
數字貨幣的可選技術”。為此央行還專門召開數字貨幣的研討會,并成功進行數字貨幣的票據原型試點
研究數字貨幣,對于美國來說,可能僅僅是一種改善美元經濟體系的一種錦上添花,而對于中國來說,這是一次重大的歷史機會,如果錯過這次機會,無論中國經濟強大到何種程度(像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的日本),最終結果依然可能是人民幣將不得不像日元一樣,成為美元的終身影子貨幣。唯一可以等待的就是美國出現大的動蕩,美元退出歷史舞臺,但這種等待似乎時間成本太高了。因此,研究數字貨幣,實際上也是給人民幣未來尋找更大的出路和更多的可能性。
中國央行在其網站上發布了一則招聘公告,旗下“中國人民銀行印制科學研究所”招聘三個崗位,分別是負責關于數字貨幣及相關底層平臺的軟硬件系統的架構設計和開發工作,以及研究數字貨幣中所使用的關鍵密碼技術,對稱、非對稱密碼算法、認證和加密等。要求具備系統架構設計經驗、
區塊鏈技術開發或應用經驗、大數據平臺開發經驗者。
關于“中國人民銀行印制科學研究所”這個機構,可以稍微解釋一下。其創建于1959年8月,隸屬中國人民銀行總行,是鈔票印制專業科研單位,以應用開發研究為主,兼顧應用基礎研究。設有油墨、制版、鈔紙、防偽技術、印鈔機械設計等研究室和制版及印鈔實驗車間。是全國唯一的以證券的印制、防偽新技術為內容的研究開發科研單位。
也就是說,關于中國央行發行數字貨幣這一問題,已經進入到了落實階段,而不是簡單的前期調研或討論。因為中國人民銀行印制科學研究所所負責的,是如何具體實現鈔票的發行和印制,以及防偽工作。這是貨幣發行的最后一個環節,完成了這個步驟,“鈔票”就將進入到社會流通領域。
中國央行為什么要發行數字貨幣,有三方面考慮
一、戰略
關于戰略,前文中已經講了不少,未來人民幣跟美元等主權信用貨幣之間的博弈,牽扯到全球
金融紅利的最終分配情況,中國肯定不滿足于僅僅停留在分享人口貿易紅利階段,而金融紅利需要強大的貨幣信用和金融結算網絡來支撐。
美元就算走到窮途末路,人民幣結算系統也很難在結算和支付方面對美元系統取而代之,因為交易習慣要改變起來是非常困難的,除非完全顛覆原有的交易模式。這就好比說,如今的微軟公司什么都不做,每年也有足夠的專利收入,足以把比爾蓋茨固定在世界富豪榜的前幾位。
當然,世界就是這么奇妙,就在此時,偉大的數字貨幣試驗開始了。基于加密、去中心化、區塊鏈分布式等數字貨幣技術,完全顛覆了SWIFT系統等原有結算系統的邏輯,是唯一能夠完全取代現有全球美元結算系統,獨立運行的一種技術。
二、趨勢
貨幣的數字化,已經成為一個趨勢,三年前,沒有人能夠想到,如今可以拿著一部手機,下載一個微信或支付寶,就能隨時隨地收、付款,持有現鈔的需求已越來越少。
對于中國來說,僅僅貨幣的電子化,是難以滿足未來需求的,無論從安全性的角度考慮,還是人民幣國際化的角度考慮,僅僅的電子化依然無法擺脫中央結算系統,無法在國際市場產生競爭優勢和高于美元的信任度,后者才是方向和終點。
那么貨幣的無紙化是一個趨勢,這種無紙化有兩重含義,一個是將現有貨幣電子化,另一個是完全改變系統,發行新的數字貨幣,以取代現有貨幣。這也是發行數字貨幣最大的挑戰。
三、現實
今年年初,中國
農業銀行爆出“票據案”,涉及金額高達40億元。其員工涉嫌非法套取38億元票據,同時利用非法套取的票據進行回購資金,且未建立臺賬,回購款其中相當部分資金違規流入股市,而由于股價下跌,出現巨額資金缺口無法兌付。緊接著,中信銀行、
天津銀行、齊魯銀行等都有類似的狀況爆出。后來,央行籌建建立票據交易平臺來解決這個問題,在未來兩到三年內紙質票據全部退出市場。
目前看,中國的數字貨幣,尤其是央行正準備發行的數字貨幣,很有可能首先會在票據市場做一個嘗試,這種分布式區塊鏈支付技術,能夠完整的紀錄所有交易和所有去向,不依賴于單一的交易平臺,無法篡改。要知道,如果數字貨幣能夠首先在票據交易市場實現,那離真正的社會化數字貨幣就不遠了,因為僅工行一家銀行,其每年的票據交易量就超過10萬億,如果能夠滿足這個數量級的交易,數字貨幣就成功了。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