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的應用空間很廣泛,在
金融、教育、醫療保健、
物聯網等眾多領域都具有很大的潛力。隨著各級政府也高度重視
區塊鏈技術的應用前景,各大企業,尤其是一些行業領先的互聯網公司和金融公司都開始布局區塊鏈。
據公開資料,目前阿里、騰訊、
百度、京東、蘇寧等各大企業紛紛入局區塊鏈。
資料顯示,阿里巴巴區塊鏈主要是針對食品安全溯源、醫療行業、物流查詢等方面進行拓展。2017年3月16日,支付寶愛心捐贈平臺全面引入區塊鏈技術,實現捐贈數據入鏈,善款來源可追溯;2017年3月份,阿里巴巴與普華永道合作,打造可追溯的跨境食品
供應鏈,用于跟蹤產品從生產者到消費者之間的整個流程;2017年8月份,阿里健康與
江蘇常州市合作推出我國首個基于醫療場景的
區塊鏈應用——“醫聯體+區塊鏈”試點項目;2018年2月份,菜鳥與天貓國際官方消息,已啟用區塊鏈技術跟蹤、上傳、查證跨境進口商品的物流全鏈路信息,涵蓋生產、運輸、通關、報檢、第三方檢驗等商品進口全流程,為每個跨境進口商品打上獨一無二的“身份證”,供消費者查詢驗證;2018年2月7日,知識產權產業媒體IPRdaily聯合incoPat創新指數研究中心發布的《2017全球區塊鏈企業專利排行榜》顯示,阿里巴巴區塊鏈技術專利數量排名第一,這些專利全部出自螞蟻金服技術實驗室。
百度BaaS平臺致力于幫助實體經濟通過區塊鏈技術優化產業結構,提高運轉效率,降低企業成本,提升產業普惠水平。同時,希望利用百度強大的技術場景優勢,賦能百度金融消費生態,在繼續加速區塊鏈技術應用落地的同時,為更多合作伙伴輸出區塊鏈技術解決方案。
目前騰訊的區塊鏈團隊歸屬騰訊金融科技事業線。騰訊在區塊鏈方面的動作主要集中在供應鏈金融領域,并推出了區塊鏈金融級解決方案BaaS。2016年,微眾銀行就已經在
深圳參與發起了“金
聯盟”,并開發出了面向金融業的聯盟云服務BaaS。當時成立金聯盟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協調金融區塊鏈技術的研究資源,聯盟成員們共同開發適用于金融機構的聯盟區塊鏈。在2017年的騰訊全球合作伙伴大會上,騰訊云正式發布BaaS,并在會上表示這套解決方案會結合騰訊在大數據、征信、身份認證、AI 和第三方支付等方面的能力,在智能合約、供應鏈金融與供應鏈管理、跨境支付/清算/審計等場景下提供區塊鏈服務。據了解,目前騰訊在區塊鏈底層技術領域的專利已有20多項。2017年9月份,騰訊和英特爾簽署合作意向書。雙方將共同開發區塊鏈技術,用于騰訊TUSI安全實驗室,以推動物聯網應用場景中安全防護能力的建立。2017年10月份,騰訊加入加拿大區塊鏈研究所。
京東則致力于區塊鏈打假、提供知識產權保護、區塊鏈加速器項目,2017年6月份,京東集團宣布成立“京東品質溯源防偽聯盟”,與
農業部、國家質檢總局、工信部等部門,運用區塊鏈技術搭建“京東區塊鏈防偽追溯平臺”。平臺將逐步通過聯盟鏈的方式,實現線上線下零售的商品追溯與防偽,保護品牌和消費者的權益。
2017年,蘇寧金融宣布上線區塊鏈黑名單共享平臺系統,采用超級賬本fabric聯盟鏈技術,將金融機構的黑名單數據加密存儲在區塊鏈上,金融機構可通過獨立部署節點接入聯盟鏈,開展區塊鏈黑名單數據上傳和查詢等業務。這是目前國內金融行業首個基于區塊鏈技術打造的黑名單共享平臺。近幾年來,蘇寧金融研究院持續在最先進、最前沿的金融科技領域開展研究、開發和應用,深耕大數據風控、區塊鏈、
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技術。
“殺手級”應用未現 區塊鏈現實“很骨感”
除了上述互聯網金融巨頭以外,目前包括獵豹移動、順豐科技、小米、聯想集團都在布局區塊鏈。
盡管眼下區塊鏈這么炙手可熱,但是螞蟻金服技術實驗室方面認為,在商業和金融應用場景,區塊鏈作為商業化的技術還處于一個非常早期的階段。因此不跟風,而是專注于平臺技術沉淀,打造生產級的信任鏈接基礎設施。
捷越聯合創始人王曉婷對《證券日報》記者稱,“從目前幾大巨頭取得的成績來看,阿里巴巴的成績單最好看,騰訊和百度次之。而騰訊和百度的區塊鏈技術大多局限在金融領域,落地領域較為單一。”
宋沫飛認為,“從目前的應用情況來看,除
比特幣等
數字貨幣以外,區塊鏈還缺乏殺手級的應用,因此,區塊鏈不僅需要計算機技術專業方向的人才,還需要增加其他如具體業務方面的人才,來幫助挖掘場景應用。”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