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發點是好的,但是這樣一來只會將日本投資者驅逐到海外平臺。
上周五(7月27日),日本時事通訊社消息,日本
數字貨幣交易協會(JVCEA)近日出臺新的自主性監管政策,規定交易機構必須設定客戶交易金額上限,防止客戶資產流失。
據悉,交易機構可選擇以下兩套方案中的一種:1.統一制定較少資產客戶的安全交易標準;2.根據年齡,資產,投資經驗和個人所得設定個性化標準。尤其是對于對未成年人交易,平臺有向其監護人施行定期審查義務;為反洗錢,平臺需對大額交易進行限制。
該協會上周三曾宣布對保證金交易實行杠桿限制,必須在一年以后收緊到4倍以內。不過也有反對派指出,這些新的條約會降低數字貨幣投資者熱情,所以,杠桿設置應該根據每家平臺不同情況分階段縮小,并自行設定杠桿倍率。具體請參看鏈得得之前報道:雪上加霜?日本虛擬貨幣交易市場將實行4倍杠桿。(下載鏈得得App查看詳文)
日本數字貨幣交易協會(JVCEA)是日本
金融廳牽頭組建的自律組織,6月底鬧出兩大副會長辭職風波以后,終于步入正軌,開始就實際業務方面進行規則制定。除了上面2條,該協會還在繼續商討一系列自主規約。
用詞變化體現風向
鏈得得駐日研究員還注意到,保證金交易的杠桿限制用詞是“推薦”,而設定交易金額上限,則用的是“平臺義務”,這一微小的變化,體現了該自制協會越來越嚴苛的制度化策略。
今年5月,金融廳在外匯交易中也有杠桿調整的動作,為了保護投資者權益,提議將杠桿倍率控制在10倍以內。而且因為數字貨幣價格變動較大,也正因為數字貨幣價格巨大的變動幅度,使之魅力十足,杠桿越高,保證金越容易打水漂。
日本產經新聞透露,數字貨幣交易可能會劃歸到日本《金商法》管理之下,這就意味著數字貨幣交易市場會更加嚴苛。不過考慮到直接上升到法律層面,制度上的完備化耗時巨長,此次金融廳批準的自制協會的條約顯得更為實際。
雖然保護用戶的出發點很好,但是國內批判聲音也很高。包括之前規定數字貨幣稅收45%稅率過高,導致國內用戶為了避稅而在國外交易,使得日元交易量下跌這些問題,再加上國際大平臺收到金融廳警告無法登陸日本,今后日本的規制會越來越嚴苛。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