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提出一個假設:如果A騙走B的500元錢,這件事被所有人知道了,那么A再想騙走C的1000元錢,還有可能嗎?我想答案是否定的。
同理,借助
區塊鏈記錄不可篡改的特性,如果用戶行為樁樁件件都能被記錄在區塊鏈上,形成一個個人誠信數據庫,必要的時候提供私鑰去查看,是不是能夠對一些事件起到預警的效果?
可能有人會覺得,上文敘述的區塊鏈個人誠信體系有不少烏托邦的色彩,但卻不失為一條解決途徑。而且已經有先行者這么做了。
今年4月,一封致北大的公開信被寫在以太區塊5490403高度;而前幾天,控訴疫苗事件的文章《疫苗之王》被寫在以太區塊6007493高度。毫不夸張的說,這其中的施暴者已經牢牢釘在恥辱柱上。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