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目前流行的
token經濟,要搞清其真正意義,需要從一些基本的問題談起。
-Coin 和 Token 的區別-
有一次我在研究美聯儲的資產負債表,突然看到 “資產” 一欄中將 “coin” 列入其中,而“負債”一欄中則包括了“Federal Reserve Note”,這才恍然大悟。原來在美聯儲看來,硬幣(coin) 是具有內在價值的,而紙幣( note) 則是美聯儲所發行的信用(債券)。
作為英語世界的人,中本聰把自己創造的加密
數字貨幣叫做 Bitcoin,毫無疑問是希望它成為自帶價值的基礎性資產。而 Token 這個詞在加密數字貨幣行業里廣泛應用是起于
以太坊 ERC-20 標準。顯然命名者認為 Token 沒有內在價值,而是一種信用,類似于紙幣。
中本聰的
比特幣世界里,只有自帶價值的 coin,沒有 token,就好像一個只有黃金和白銀貨幣,沒有信用紙幣的經濟。這當然不是我們現在生活于其中的世界。
今天的世界正好相反,經濟中幾乎只有信用,沒有金銀貨幣。
仍然從美聯儲的資產負債表中去看個究竟:如今美聯儲正在縮表之中,資產負債表迅速“減肥”,但仍有將近 4.3 萬億美元的資產,而其中 coin 不過 17.7 億美金,再加上110 億美元的黃金儲備,可以算出全部美元背后的 “有自帶價值的” 資產抵押不過區區 0.2%,實在可以忽略不計。
事實上,今日美聯儲的主要資產是聯邦債券,也就是說,美元(美聯儲信用)以聯邦債券(聯邦政府信用)為抵押發行。而全世界有很多國家和地區的法幣,又是建立在美元儲備和美債基礎之上,如此層層依賴,撐起一個個經濟。一個信用建立在另一個信用之上,一只烏龜踩在另一只烏龜之上,最后撐起一個世界。這就是真相。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