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時候,在郵件列表(類似一個
論壇)上有一個自稱中本聰的人發了一個貼子,描述了比特幣點對點的電子系統。
在此之前,已出現了要擺脫美國政府對信息審查和監控的思潮。在此影響下,出現了各種電子現金,不過都失敗了。
最大的一個原因是之前的系統都存在中心化機構。由于其發行的或者運營的電子現金多多少少都會跟
金融管理制度有沖突,政府就很容易對這些機構采取各式各樣的措施。
但中本聰的這個系統是不需要任何中心化的機構。在2009年3月份之后,他公布了比特幣0.1的代碼,越來越多的人來運行這個程序。在2010年,比特幣實現了第一筆實物交易:1萬個比特幣換到了兩個披薩。
在中本聰的文章標題“Bitcoin A Peer-to-Peer Electronic Cash System”中,最關鍵的詞是cash。
為什么呢?當我要和你發生一筆交易的時候,如果我想把銀行卡里的余額轉到你的銀行卡里時,就必須通過銀行或者金融機構等中介,否則是不可能完成的。如果是cash(現金)的話,我直接給你就行了。
所以現金和銀行卡里的存款之間存在著巨大的區別:銀行卡里的存款其實是商業銀行對我們的負債,它是一個欠條,銀行在某種程度上進行兜底;而現金是由央行完全兜底的。
因此,現金和存款的價值是不一樣的,現金在某種程度上比存款的價值略高一點。銀行卡更便于我們平常使用,我們認為是等同的,基本上隨時都可以取出存款來。
比特幣這個系統的一大特點就是:它是一個去除中介的現金系統。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