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了解,
區塊鏈時代,互聯網平臺的經濟模型不再成立。區塊鏈去中心化特性與巨頭目前商業利益相沖突,互聯網巨頭們會關注,會在非核心業務和場景上進行探索,但很難all in,所以給創業者還是留了窗口期和機遇。
1、區塊鏈時代,網絡平臺的創造者不再是擁有者。當網絡的邊際成本趨近于網絡的邊際效用時,任何人可以在共同的區塊歷史和現有用戶群體基礎上分叉。以互聯網約車平臺為例,對司機來說,邊際收益為向乘客所收車費,邊際成本為向平臺所交傭金(通常是車費的一定比例)。隨著用戶不斷積聚、司機不斷增加,網絡效應越來越明顯,平臺話語權也越來越強。但是如果平臺將傭金比率持續提高,要么1) 司機獲得的利潤不斷降低,要么2) 司機將平臺傭金漲價轉嫁給打車用戶。因為已形成網絡效應的網約車平臺重置成本很高,只要司機有微利可圖,平臺壟斷地位可以一直持續。而在區塊鏈的網絡中,一旦網絡的邊際成本趨近于網絡的邊際效用,任何人可以基于網約車已有的區塊交易歷史和用戶基礎進行分叉,而新鏈上傭金比例較低,司機可以通過降低車費吸引用戶向新鏈遷移。
2、巨頭目前主要在非核心業務嘗試區塊鏈。巨頭享受了壟斷帶來的額外收益,而區塊鏈去中心化的特性可能打破巨頭在各自領域的壟斷地位,大型
金融機構、互聯網巨頭對區塊鏈“又愛又恨”。對金融機構來說,即使區塊鏈在金融領域擁有巨大的應用潛力,其對區塊鏈的探索也有很強意愿,但現階段試水還是集中在外圍非核心的系統、業務和場景中,且多以
聯盟鏈或私有鏈的方式。對互聯網巨頭來說,會關注,會在非核心業務和場景上進行探索,但很難all in,所以給創業者還是留了窗口期和機遇。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