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如此,波動性也為許多風險投資公司增加了機會。2017年,對沖基金的平均回報率為8.7%;另一方面,一個基于加密的基金樣本的回報率接近3000%。事實上,過去5年,風投界一直在嘗試
加密貨幣,以從巨額回報中獲利。自2012年以來,風投公司已經投資了超過25億美元的投資——超過1000筆交易——其中的10億美元在2017年到位。
目前,創投資本家真正進入加密領域的另一個主要障礙是監管。盡管加密貨幣越來越受歡迎,但該行業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不受監管,這給那些有著嚴格的合規要求的公司和更不愿承擔風險的利益相關者創造了潛在的問題。即便如此,改善監管框架和提高透明度應有助于改善這種狀況。
盡管監管機構繼續對價格施加下行壓力,但機構投資者很清楚,擁有一個明確的操作框架將是進入市場的主要標志。實際上,旨在增加安全、保護和減少欺詐的新法律可能會產生重大影響。美國證交會(SEC)最近宣布,將
比特幣和以太(Ether)歸類為大宗商品,而非證券,這類決定也意味著,創投資本家進入市場時,不必擔心受到法律影響。此外,
區塊鏈的全球性質及其監管框架使其更容易在生態系統中找到有利條件。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