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互聯網網絡之前是作為開放式平臺創建的,讓所有人都能平等訪問或受益。但隨著發展,專屬網絡通過網絡效應獲得了前所未有的壟斷地位。這并不符合開放式網絡的設計初衷。隨著
比特幣和
區塊鏈的發展,尤其是
token經濟的發展,讓人們看到了通往開放式網絡的全新路徑。從藍狐筆記的角度,這里面看到了隱含的巨大的能量,雖然今天還在路上,但一旦爆發,威力會驚人。本文作者是Chris Dixon,由藍狐筆記
社群“Anthony”翻譯。
這是歷史的意外,很幸運當初互聯網網絡是作為開放式平臺創建的,任何人,包括用戶,開發者和組織—都可以平等地瀏覽訪問。 除此之外,它還允許獨立開發人員構建產品,并迅速獲得廣泛使用。
Google開始于Menlo Park車庫,而Facebook從Harvard宿舍開始。 他們在公平的競技場上競爭,因為他們都是建立在開放協議的分布式網絡之上。
然而今天,像Facebook,Google,Amazon和Apple這樣的科技公司,無論是從公司市值,還是移動應用程序的市場份額來衡量都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強大。
四大科技公司主宰智能手機應用程序市場; 其公司市值繼續上漲
這些公司控制著專屬中心化的開發者平臺和占主導地位的操作系統 — iOS和Android ,并收取30%的交易分成,這對應用程序分發產生重大影響。占主導地位專屬中心化的社交網絡嚴格限制數據訪問,阻礙第三方開發商擴展的能力。創業公司和獨立開發者越來越多地處于弱勢地位,無法公平競爭。
扭轉這一趨勢的潛在方案是加密通證(Crypto Tokens)—這是開放網絡設計的一種新方式,這種通證(Token)開始于2008年推出比特幣并且隨著2014年以太幣的推出而得到加速。
在開放網絡設計中,加密代幣,可以:
1)創建去中心化的網絡基礎設施,它融合了專屬網絡中的開放式
2)使用Tokens激勵開放式網絡參與者(包括用戶,開發人員,投資者和服務提供商)。通過開發新的開放網絡,通證可以幫助扭轉互聯網的中心化的趨勢,從而保持互聯網網絡的可訪問性,活力和公平性,并帶來更大的創新。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