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心書:主網上線的工作在接下來幾個月基本就做完了,之后更多是性能的提升。但有人說的百萬次TPS以我們目前的技術肯定還不夠,往前走的每一步都要扎扎實實得在技術上仔細研究。
如果未來節點太多會影響效率,所以我們使用了多重簽名技術為的是把規模縮小,無論多少個簽名運算體積都相同,整個通信成本大大減少。我們也做了很多其他事情,比如將網絡拓撲結構和形成共識的結構做了修改,以提升這部分的效率。
鏈捕手:你們會考慮通過軟硬結合的方案來提高效率嗎?
董心書:我們在16年的時候就嘗試過做硬件,確實可以幫助
區塊鏈更高效,但轉到公鏈后,更看重的是社區接受度和社區精神。有的硬件會造成去中心化的減弱,而用硬件加速的公鏈肯定更快,不同項目有不同的考慮,這是一個取舍的問題,也和鏈上主要承載的應用相關。我們最終沒有使用硬件方案來做共識協議不是技術上的選擇,而是希望真的做一個受社區歡迎,未來由社區驅動的公鏈。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