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一,美國商品和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發布了一個咨詢文件,提醒消費者在購買虛擬貨幣或代幣之前應該小心謹慎,做足研究。
要了解被出售的代幣附加了哪些權利,哪些潛在因素可能影響其價值。尤其要對項目的承諾和未來價值的保障保持警惕。
在文件中,CFTC還提到了“網絡效應”,很多項目都自稱具有網絡效應,能夠實現其數字代幣的價格增長。
項目方無止境的承諾已經導致
區塊鏈和
加密貨幣行業投機風氣盛行。誰不想擁有下一個Dropbox呢?
對于加密貨幣愛好者來說,最大的挑戰就是這些數字資產或代幣并不像他們表面上看到的那樣,在大多數情況下,創始人從來都不兌現承諾。這些代幣究竟代表一家公司的股權還是只是一種準入的工具(類似定值的禮品卡)?誰都說不清楚。但這依然不能阻止普通投資者爭搶風投的“派”——盡管他們早就知道這個派是什么口味。
他們當中的很多人都忙于獲取數字財富,而忽略了一些基本面,只想一夜暴富。(只要我能把幣賣給更蠢的人,那么就算管理團隊消失也不會有人發覺。)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