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溫室氣體的濃度為什么越來越高呢?它受哪些因素影響呢?世界氣象組織最新發布的《溫室氣體公報》中指出,人類活動持續排放二氧化碳、野火頻發帶來的額外排放,以及陸地生態系統和海洋等“碳匯”對二氧化碳吸收能力下降,是造成溫室氣體濃度上升的原因,這些因素有可能導致氣候惡性循環。那么溫室氣體濃度變化的具體情況如何,人類活動在其中扮演怎樣的角色?再來深入了解。
靳軍莉:大氣中溫室氣體的這個濃度,可以簡化想象成是一個蓄水池和它這個里面水面的高度的這個關系。那么當進入的水遠遠多于這個流出的水的時候,蓄水池的水面就會上升。大氣中溫室氣體的濃度也是這個同樣的道理,它的濃度的上升或者是下降主要是受到了碳源和碳匯兩方面的共同作用。
所謂碳源,是指向大氣中釋放二氧化碳(CO )的過程、活動或機制,碳匯則是指從大氣中清除并儲存CO 的過程、活動或機制,兩者是碳循環中對立統一的概念,共同影響全球氣候變化。
靳軍莉:對二氧化碳來說,有
能源、建筑、工業,還有交通,包括
農業等,都會向大氣中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那么同時,在碳匯的方面,海洋和陸地的生態系統,都是碳的主要的碳匯。那么這兩方面的這個共同作用就會決定了大氣中溫室氣體的濃度是上升還是下降。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