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的最新舉措是,它們將
加密貨幣交易所重新歸類為法律實體。新的草案為
區塊鏈市場增加了許多合法性,現在將交易所歸類為“加密資產交換和經紀”。
這是一個重要的重新定義,因為它“承認加密交易所是受監管的
金融機構”,而不是以前的“通信供應商”分類。
將加密貨幣交易所視為法律實體聽起來對加密世界極為有利,因為政府現在把它們視為合法的法律實體,受到許多保護和保證。但是,他們也正受到越來越多的法律法規的約束。
這對交易所的普通客戶來說似乎是一個積極的步驟,因為他們不得不面對一系列問題,包括黑客攻擊和欺詐指控。但是,看看政府在區塊鏈領域的行動,就會發現,他們針對交易所方面制定了一些最新規定,也就不足為奇了。
韓國區塊鏈營銷和公關公司總裁Andrew Lim說,監管肯定要來,只是時間問題。
對區塊鏈進行分類是意料之中的事,尤其是在交易所對監管的迫切需要方面。不久前,一個人可以使用韓國的“郵件訂購分銷商”許可證就能開一個
數字貨幣交易所,幾乎沒有任何監管措施,交易所搭建的平臺也極不安全。
Lim接著解釋道,在韓國政府開始介入并試圖確保韓國交易所的安全之前,亂象是如何發生的:
“最近,我向投資者發出一個警告,警示他們關于將密碼資產放在交易所的風險。幾個小時后,Bithumb就被黑客攻擊了!”我還記得在一個涉及政策制定的法律辦公室舉行的研討會上,演講者說,如果被黑客攻擊或數據被破壞,數字貨幣交易所不承擔任何責任。”
“人們在這些交易所里留下數億韓元(相當于數十萬美元的韓圓),這絕對是瘋狂的。”這確實是狂野、狂野的東方——滋生了仇恨和欺詐。將它們歸類為法律實體,并在更嚴格的監管下進行分類,這是不可避免的。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