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dici還投資了總部位于奧斯汀市的Factom。這是一家與蓋茨基金會合作、利用分布式
區塊鏈賬本追蹤
供應鏈的創企。
Factom的即需即用區塊鏈(blockchain-as-a-service)追蹤用于在非洲防治結核病和病毒感染的疫苗以及相關血液測試。
“過去在非洲防治疾病的一個難題是,政局動蕩,導致記錄了很多信息的數據庫頻繁被毀。”Johnson說。“除此之外,非洲有很多種不同的語言,人們遷徙也很頻繁,所以接觸的醫生常常變動,造成接診醫生不容易了解病人是否已做過檢查。”
Factom的即需即用區塊鏈則能很好地解決這個問題。它會將病人的信息以無法篡改的方式記錄下來,而這樣的記錄又遍布在數千個服務器節點中,因此其中的數據無法被刪除。
“如果你想永久保存數據,最好的方法就是使其廣泛地分布在各地,去中心化。”Johnson說。
卡耐基梅隆大學計算機科學系副教授Vipul Goyal認為,供應鏈管理是
區塊鏈技術“最有價值的殺手級”應用之一。
與可供任何人查看數據的開放或公共區塊鏈(如
比特幣所用區塊鏈)不同,私有區塊鏈以及許可型區塊鏈可以建立于公司內部或彼此信任的伙伴之間,并實行集中管理,同時對誰能查看區塊鏈中的信息有管控權。
Johnson坦言,雖然區塊鏈具有很多非凡用途,但它并非適合所有場景。
“有很多公司帶著關于應用區塊鏈的想法來找我們,但在我們看來,這樣的想法往往用普通數據庫一樣能夠很好地實現。他們只不過把區塊鏈當作一個噱頭。”Johnson表示。“只有當信任機構不值得信任,或信任機構太多以致摩擦成本太高時,運用區塊鏈才最有意義。”
雖然區塊鏈的部署成本高,可每次企業進行重大技術升級,總會產生應用成本。“而之所以一直有企業找我們做部署,也是因為長期投資回報高。”Johnson表示。
即需即用型區塊鏈使企業能夠享受到區塊鏈的服務,同時無需建設全新分布式服務器基礎設施,因而不用投入巨額資本。
全新信任經濟
根據德勤的報告,未來兩年,會有越來越多的企業選擇運用區塊鏈在轉賬或轉讓動產或不動產的交易方之間建立信任。
依靠區塊鏈技術而非傳統方法(銀行或信用
評級機構)完成P2P交易的“信任經濟”正在蓬勃發展。
“除因省卻法律和
金融中間人而令效率提升外,區塊鏈正逐漸承擔起值得信任的守門人與透明性守護人的角色。”德勤在報告中這樣表示。“在企業資產與個人網上身份和名譽變得越來越有價值也越來越容易遭到攻擊的新興‘信任經濟’時代,這項用途可能會是區塊鏈最有價值的用途。”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