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17年開始,
數字貨幣市場的火爆,使得各大投資機構用真金白銀探路數字貨幣市場,有的機構被在市場中被狠狠的割了一把,當了一回大韭菜。有的機構則坐上了數字貨幣的快車道,實現了極高的收益率。但是現在,熊市的低迷情緒蔓延在大部分的投資者身上,凜冬將至,資本市場中如何度過這個寒冬,依靠的就是這些籌碼,期待著下次爆發的到了。
周期是經濟生活中的重要概念,因為周期的存在,財富分配也具有周期性。
幣圈的籌碼具有周期性。耳朵財經
tokendata研究表明,幣圈的籌碼經歷著“聚合—散發—聚合”的過程,眼下正處于新一輪的“聚合”階段。
2008年,比特幣誕生,截至2011年1月27日,前100名持幣人比特幣的持幣占比最高在33.37%,也就是說,大量的比特幣在少數人的手中。
隨著比特幣的慢慢普及,被大多數人所認知,其持幣地址的分散度也越來越高,價格也隨著之水漲船高,最高達到了近2萬美元。
直到2017年的9月26號,出現了一個轉折點:前100名的大戶持幣地址減少到了16.796%。這說明早期投資者,賣出了一定量的比特幣,獲得了大量的收益。
在這之后,比特幣的前100名持幣占比開始回升,到今天為止已經回升至19.16%,由此推測,有人正在市場上吸籌,開始囤積比特幣,等待下一次市場的爆發。
?現在流行的分紅平臺幣就是吸籌大隊中的一員。
因為流動性的關系,目前的主流幣非常適合這種刷量的模式,用超高的回報率和平臺發展前景,促使你消耗
btc或者ETH的手續費,換來相應的平臺幣。
你將這些籌碼換成了大量的平臺幣以及山寨幣,等到某天,你猛然驚覺,當初所持有的比特幣和
以太坊再也換不回相應的數量了。
資本籌碼的稀釋程度是當下市場的風向標。籌碼集中代表市場正處于積蓄力量的階段,等待爆發的到來;而籌碼的稀釋,則代表市場處于爆發階段后的余暉,也就是熊市的開始。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