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眾安科技也參與了工信部標準院推動的
區塊鏈技術標準建立。此前,眾安科技參與編寫的國內首個區塊鏈國標也正式立項了。我們更多的研究方向是區塊鏈底層技術部分,它和
人工智能的結合,比如我們現在做的東西——智能節點和強大的計算引擎。我們認為智能合約不宜太復雜,如果太復雜就會影響整條區塊鏈的效率,而且會存在很多的安全漏洞。我們可能會有一些可信的計算引擎和算力,一些復雜的運算,以放到這個可信的弱中心化的計算中心去計算或者去訓練。
問答部分
問:今年3月曾經有外媒披露,眾安有申請過區塊鏈在知識產權領域的技術專利,為什么會想到來布局這個領域?現在項目進展如何?
答:知識產權也是溯源這個大范圍里的一個小分支,做過有新聞源頭的溯源,以及一些版權。
我們此次提出申請的這項專利是一種基于區塊鏈的數字資產侵權判定方法和裝置。簡單來說,在媒體內容被購買后,該基于區塊鏈的裝置可以有效地將買家ID與該內容的唯一數據相關聯,生成與數字資產對應的數字水印,并通過處理組合信息來生成存儲在區塊鏈上的唯一哈希值。如果之后再網絡上發現了相同的內容,那么該系統就會上傳其數據并代入相同的哈希函數,將結果與存儲在區塊鏈上的數值進行比較。一旦找到匹配項,就可以揭示出是哪個買方違反許可協議,定位“盜版方”。
問:
供應鏈金融的應用難點之一是各級供應商、金融機構等多方接入,業務流程又長,怎樣同時確保數據隱私和業務效率兩大訴求?
答:眾安鏈屬于
聯盟鏈,在這樣的場景下,傳統供應鏈金融體系共同接入區塊鏈,使商流、業務流、賬務流、稅務流、物流(供銷存運付)等統一于一個平臺,讓資產在各方主體面前更加透明(貸前審核、貸后監控),從而降低信息不對稱的風險。此外,信息上鏈后,區塊鏈的可追溯和不易篡改的特性,使得信用的價值在體系實現。我們將區塊鏈和多方安全計算進行結合,實現數據在流通環節做到開放不共享,從而確保數據隱私安全。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