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在由巴比特主辦的“世界
區塊鏈大會·烏鎮”分會場“數字資產與用戶隱私——
區塊鏈應用與安全
論壇”,來自BKEX的創始人紀京言、ZOS創始人高潮、比特派錢包創始人文浩、溢唐數據創始人曾熙圍繞“
區塊鏈技術的安全隱患”話題展開討論,BEPAL CEO胡園泉擔任主持。
在討論中,比特派創始人文浩表示,錢包易做難精,里面存在太多的坑。開源意味著門檻低,但是創業團隊如果對于區塊鏈安全理解不深入,盲目大躍進很容易造成災難性事故。溢唐數據創始人曾熙認為,應對區塊鏈安全,一定要做到風險隔離,盡量降低由人為操作帶來的風險。對于區塊鏈安全的未來發展,ZOS創始人高潮認為安全公司是區塊鏈里最有前途的公司,區塊鏈領域一定會誕生巨無霸公司,這要比在信息時代爆發的安全公司還要大。
以下為嘉賓討論精選,由巴比特整理:
安全事件頻發,各位怎么看?
高潮:傳統
金融已經發展幾百年了,金融一樣有漏洞。區塊鏈應用發展是比較初期階段,安全漏洞是不可避免的,包括
以太坊發展好幾年了,實際上安全漏洞智能合約漏洞頻出,如果想從技術角度上解決安全漏洞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文浩:越來越多交易所和錢包進入到區塊鏈這個市場,錢包也越來越多,給人感覺有幾千家錢包團隊。但是區塊鏈資產這個坑并不是那么簡單,可能一行代碼沒有搞懂,就完蛋了。創業團隊并不一定真正足夠認知到安全的代碼有多重要。
曾熙:我認為安全管理只有一個詞:隔離。在傳統金融中,我們一直在追蹤錢的流向,錢從券商到銀行、到存儲,到金庫。當前,應該把數字資產流向進行分層和隔離,由專業的人在專業范圍內做專業的事情。數字資產安全,除了很低級的合約代碼寫錯是不可避免,我認為大部分安全問題發生在人的操作權限。
用戶如何防范安全風險?
文浩:做錢包做得久就知道,這里坑非常多,錢包是易做難精的活兒。很多錢包都是開源的,這意味著很多新的團隊隨便找一個開源的項目做一些二次改動,就能夠做出第一版錢包。但是很多團隊對于區塊鏈技術、密碼學、隨機數、安全原理、智能合約理解不夠深入,由于區塊鏈變化非常快,比如EOS剛上線沒幾天就有各種各樣的變化。很多錢包試圖在這種新興起的區塊鏈技術上分一杯羹,想迅速搶奪市場,很容易會大躍進,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內功不足,往往會出現有一些問題,一行代碼寫串了,就有可能釀成災難性事故。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