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ption id="cacee"><noscript id="cacee"></noscript></option>
  • <table id="cacee"><noscript id="cacee"></noscript></table>
  • <td id="cacee"></td>
  • <option id="cacee"></option>
  • <table id="cacee"></table>
  • <option id="cacee"><option id="cacee"></option></option>
  • <table id="cacee"><source id="cacee"></source></table><td id="cacee"><rt id="cacee"></rt></td>
    <option id="cacee"><option id="cacee"></option></option>
     找回密碼
     立即注冊

    掃一掃,登錄網站

    首頁 自媒體 查看內容
    • 4671
    • 0
    • 分享到

    瘋狂的刷單:FCoin背后的韭菜有話說

    2018-6-27 07:00

    來源: lieyuncj


    導讀:數字貨幣交易所一路走來是帶著原罪的。“就算FCoin平臺自己沒刷量,但平臺忽悠韭菜去幫助他們刷量了啊。本質上,量都是刷出來的,未必是真實的深度交易。如果FT繼續下跌,刨開刷單軟件成本,利潤空間不如從前了。一旦虧錢,我們還是會跑。”

     云財經  文/周玉梅


    FCoin火了,張健火得一塌糊涂。

    OKEx、幣安怒了,開放共贏計劃一個開放100家,一個開放1000家,巨頭鬧著要把交易所的水徹底攪渾。小交易所也興奮了,想開交易所的人,眼睛里冒著透亮的光。

    在這場交易所用戶之爭的大戰里,從韭菜到大佬,各個都興奮而狂躁。有人統計,不到一周時間內,“交易即挖礦”的效仿者至少50家。而真實數據,遠不止于此。

    一個數字貨幣資訊平臺,一天之內關于交易所的快訊達到40多條。其中,與“交易即挖礦”相關的占四分之一。

    6月25日,李笑來也開始行動了,BigONE交易所也開啟“交易即挖礦”返還手續費并分紅的模式。

    媒體火速聚焦,各種大咖訪談,各種格局分析,各種互懟。那么,作為被爭奪對象的韭菜,他們又是怎么想的呢?

    韭菜:挖礦分紅能熊市翻身嗎?


    6月25日下午,布滿陰云的天空正淅瀝瀝的下著小雨。在接受獵云財經采訪前,李天(化名)漫不經心地先打開電腦,查看了一下自己投資的數字貨幣,眉頭緊鎖,深吸了一口煙。

    “我很后悔朋友勸我用機器人去刷FT時,我沒去。現在去刷,恐怕只能做接盤俠。但心里真不甘心,15萬元扔進去,剩下5萬了,好不容易有機會翻身,又沒抓住時間點,心里真窩火。”李天說。

    和李天有相同想法的韭菜有很多。對于FCoin模式,韭菜們完全不關注外界報道的那些行業格局、生態顛覆,韭菜們一心想的是如何利用FCoin模式,把自己在數字貨幣市場里虧的錢拉平甚至能賺點。

    顯然,李天糾結于自己沒能趕上對的時間點入局FCoin。在數字貨幣市場,時間節點往往是決定成敗的關鍵,只有好的時間節點才能賺到錢。

    比如獵云財經采訪的另一位韭菜,英文名duck,他在FCoin模式推出后就早早入局,并且賺到了第一桶金。但他拒絕透漏更多細節,只是頗為神秘地說了一句:”賺錢不要投入太多,關鍵要靠‘刷’賺錢。” 

    而網名為“專業幫買以太”的炒幣玩家對FT的收入頗為滿意,他告訴獵云財經,“我是前期去刷FT的,真的是幾天幾倍的賺,想想都覺得很過癮。這次,我絕對不貪,分了幣就拋。如今這個市場,誰還愿意去做信仰者啊,信仰就是騙人的東西。我們周圍都是短線,賺錢就跑。我們都被現在的市場嚇怕了,被割多了,跑就成了習慣。

    “最近交易挖礦好累,沒有賺錢,反而虧了5個ETH。”小鄭對獵云財經抱怨道。小鄭介紹,他上周花了5000元購買了一款交易挖礦軟件,本以為可以通過FCoin讓自己翻身,現在卻不得不開始思索問題出在哪里。

    “難道我要去買10000元的軟件?”小鄭略有所思。

     “開交易挖礦最后都是大莊挖的多,小莊就是給大莊吸籌的。后入局就是去接盤的。”小鄭分析著他對交易挖礦的體會。

    同樣沒有賺到錢的還有阿布。他由于入局不夠早,剛一入局就趕上了FT價格下跌。在阿布看來,如果FT沒有跌,平臺交易相當于沒有手續費,只要平臺幣漲,你就賺。平臺幣跌得狠,你就虧。

    而在受訪的韭菜中,網名為“王者007”的玩家說,“我用15個ETH最后刷成了10個。真心累了,無論我怎么掙扎,都逃不掉被割的命運。

    還原韭菜在FCoin刷單過程


    韭菜們想的是投機、賺錢、翻身,至于能不能翻身,他們顧不了那么多。他們一路小跑進入,似乎晚一步就錯過了一個億。

    但采訪中發現,那些賺錢的人幾乎都在提“刷”這個字眼。在百度帖吧里,可以看到專業“刷量”團隊的足跡。

    玩家“專業幫買以太”在接受采訪時,還原了利用軟件在FCoin交易平臺上刷單的整個過程。

    首先,花5000元購買一款刷單軟件,也有賣10000元的軟件。然后,將軟件安裝在電腦中,通過API接入交易所。而這個API接口,只要你登錄交易所就可以申請到。然后,你就可以對軟件進行交易對、時間以及數量等等的設置。

    講到這里的時候,他還發來了挖礦刷單程序使用教程。

     

    軟件設置好以后,他發來正式工作的刷單界面截圖。

    正在FCoin平臺刷交易量的軟件

    正是大大小小刷量交易用戶的存在,FCoin短短一個月不到取得輝煌戰績。據不完全統計,FCoin交易量近日一度超過前9大交易所之和。

    其平臺幣FT的交易也極其活躍。據非小號數據顯示,截止到6月25日上午11點,平臺幣FT的24小時成交額為13,460,472,909元人民幣,交易額排行榜單中位列第4,換手率達到1404.93%。

    截止到6月25日下午17:07分,FT24小時成交額為21,046,903,183元,在交易額排行榜單中已經躍居第3,換手率達到2264.67%,可見,FT也在不斷刷新交易額記錄。

    就在25日晚間8點,針對刷單問題,FCoin創始人張健在媒體訪談時的回答是:說FCoin刷單的人不了解我們的機制,“交易挖礦”的本質是通過交易費用返還FT(相當于交易所的“股份”)的行為,讓交易者變成交易所的主人,這是模型設計的初衷。所以,挖礦行為一定會產生巨大交易量,但這個量都是用戶交易,和平臺“刷量”造假是兩碼事。

    張健說,“我們要把收入的80%分給FT持有者,如果我們自己刷量,哪有這么多錢分?我們的機制本質上杜絕了平臺刷量,都是用戶交易。”

    不過,一位韭菜對獵云財經說:“就算FCoin平臺自己沒刷量,但平臺忽悠韭菜去幫助他們刷量了啊。本質上,量都是刷出來的,未必是真實的深度交易。如果FT繼續下跌,刨開刷單軟件成本,利潤空間不如從前了。一旦虧錢,我們還是會跑。

    拿什么信任你 我的交易所


    什么分紅,什么返利,一看就不靠譜。再怎么刷,再怎么分紅,平臺不會是慈善家。”前述賠錢的阿布又似乎看透了一切。他認為,現在的交易平臺基本都在操控平臺幣價,交易所自己發幣,既當裁判員又當運動員,這招厲害。

    在受訪的炒幣玩家中,很多韭菜認為,最黑的就是交易所,對交易所有很深的不信任感。

    這種不信任感也同時存在于賺錢的用戶中。前述賺錢的受訪者稱“賺錢就跑“,這在一定程度上印證了他們不愿意長期持有平臺幣,套現并落袋為安是他們在熊市里的真實想法。

    韭菜之所以對交易所不信任,可以說,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數字貨幣交易所一路走來是帶著原罪的。真正拍著良心說真話的沒有幾個,當然他們更不敢說自己操控市場收割韭菜。而實際上,不收割韭菜的交易所很少,至少也或多或少與項目方收割韭菜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一名資深炒幣玩家說。

    CoinTiger CEO凌鳳琪認為,平臺幣熱潮是這個行業熊市反彈終結的信號。“平臺幣非常難做,沒有韭菜可以割。新平臺需要熬,不想熬的,募資又不順利,就只能通過平臺挖礦來吸引用戶。FCoin吸引大戶,小平臺就是直接割自己的用戶了。”

    對于平臺幣,他認為,平臺幣是血液,暴漲暴跌,收割的都是自己的用戶。在FCoin這一輪風潮中,跟風的交易所,如果無力維護幣值,將在兩到三個月里主動破產,帶著你的本金

    凌鳳琪進一步解釋說,因為流量進一步枯竭,自己早期用戶又都被割傷了,“破產”多逍遙,比ICO責任還小,從隱形無限責任變成有限責任。

    近期的確有不少小交易所宣布破產。6月20日,86BEX發布公告稱一直虧損,投資人撤資,平臺無法經營,宣布破產。

    難道這些交易所都是收割了用戶后就逍遙去了?

    86BEX交易所在宣布破產公告標題中寫著“后會有期”,這是整合后搞個新交易所,換個名稱繼續收割韭菜嗎?答案不得而知。

    危險的信號是,韭菜不信任你了,韭菜被收割多了也會變聰明。不信任你了,未來交易所怎么玩?

    項目方對交易所有苦難言


    除了韭菜對交易所不滿,項目方對傳統交易所也有苦難言。

    天價上幣費一直是項目方難以言說的痛,尤其對于有一定技術能力,不善于營銷,但踏實做事的團隊,高額的上幣費用有時候常常將良幣拒之門外。

    FCoin創始人張健對交易所上幣費有自己的看法。他認為,高額的上幣成本是個惡性循環,會導致幣圈大蕭條。甚至造成了劣幣驅逐良幣的后果,造成了會吆喝的比能做事的人能賺到更多的錢。

    “幣圈大蕭條,已經開始發生了。如果從長期來看,大量會圈錢的項目獲得上幣機會,最終是缺乏價值支撐的,對行業長期發展也非常發負面。”

    的確,天價上幣費實際上是個依靠物質條件取勝的不公平競爭,而傳統交易所宣稱的嚴格審核似乎并沒有避免空氣幣的出現,甚至投票上幣的制度,也導致太多傳銷幣空氣幣能榜上有名。

    所以,任何痛擊行業痛點的模式都會有市場,這也許就是FCoin能火的原因吧:用戶免費交易,沒有天價上幣費。

    哲學界泰斗黑格爾在其《法哲學原理》序中有言:What is rational is actual and what is actual is rational,“存在即合理”。FCoin的火爆也必然有其理由。

    回歸本原 交易所競爭力是什么? 


    回歸本原,什么才是交易所最該關注的?交易所核心競爭力是什么? 

    實際上,頭部交易所最應該為行業發展做出帶頭作用,尤其安全領域。近期交易所巨頭開始進軍公鏈,但小交易目前并不具備這一實力。 

    做出一個好的公鏈,也是對行業的一個推進。幣安聯合創始人何一告訴獵云財經,由于公鏈的周期比較長,按照計劃,7月份技術團隊的PK會有一個雛形。“對于聯盟合作伙伴計劃,我們會進行嚴格篩選,重質不重量,如果有優秀的團隊會考慮作為Binance chain的應用團隊。這個行業本來就是一個不斷自我顛覆的過程。”何一說。 

    拒絕割韭菜,服務用戶,安全可靠值得信賴的交易所必然是未來長久發展的根本。提升服務質量才是交易所真正需要修煉的內功。嚴格上幣對用戶負責,安全而穩定的交易條件是一個交易所的必修課。 

    無論是搶奪用戶,還是模式創新,交易所的核心競爭力要放在哪里呢?

    張健的FCoin社區自治,“交易挖礦,擁有即分紅”模式或許是未來交易所行業發展的新形態,而去中心化交易所或是大勢所趨。 

    尚亞基金會主席張利認為,交易所真正意義上的競爭和格局一定是以科技力量、優質產品和服務來作為未來競爭的手段。 

    在他看來,去中心化交易所和中心化交易所不是革命關系,不是一個必然的競爭關系,而是有益的革新關系。任何不以用戶為基礎、金融技術為底蘊、為用戶提供一系列優質服務為平臺目標的,未來一定會被淘汰,時間早晚而已。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
    相關新聞
    發表評論

    請先 注冊/登錄 后參與評論

      回頂部
    • <option id="cacee"><noscript id="cacee"></noscript></option>
    • <table id="cacee"><noscript id="cacee"></noscript></table>
    • <td id="cacee"></td>
    • <option id="cacee"></option>
    • <table id="cacee"></table>
    • <option id="cacee"><option id="cacee"></option></option>
    • <table id="cacee"><source id="cacee"></source></table><td id="cacee"><rt id="cacee"></rt></td>
      <option id="cacee"><option id="cacee"></option></option>
      妖精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