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金協會戰略研究部負責人肖翔副院長認為,
區塊鏈技術在
金融領域應用的風險,調研顯示,樣本機構對于
區塊鏈技術在金融領域應用的風險還是有比較清晰的認識,同時采取一定的措施加以防范。具體來說這些風險包括:
第一,金融業務比較重視隱私保護,在現行的共識機制下部分敏感信息透明可見,缺乏隱私性。同時,用于隱私保護的密碼學的新技術尚不成熟,比如組合環簽名、零指示證明等等新的技術容易形成數據膨脹、性能低下的問題,離實際應用還有一段距離。
第二,由于得不到有效的監督,無法保證上鏈前的數據真實性和完整性。將區塊鏈技術應用于各類資產溯源的時候包括信息溯源的時候,難以形成閉環,反而有可能因為信息的失真或者扭曲造成損失。
第三,區塊鏈技術智能合約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獨立完備的智能合約一旦有漏洞將會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同時區塊鏈防篡改也可能對于金融業務邏輯的修正、和約的升級形成一定的障礙。
第四,密鑰的安全是區塊鏈核心的基石,會影響到資產持有者的權益,同時私鑰唯一性使得丟失的情況難以不久。
第五,區塊鏈架構難以滿足金融系統的可用性和業務的連續性的要求,同時信息機制和數據存儲方式仍然需要得到傳統金融機構的接受和認可。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