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俗版《區塊鏈白皮書》:你要掌握的區塊鏈基本知識,95%都在這里了
區塊鏈之前的信息交換:依賴于中心實體
首先,我們先來用信息交換被討論最多的例子——貨幣,來看看區塊鏈之前的世界。為了方便理解,我們姑且假設有一位Zander,這是位美國的千禧代,總是忍不住想在網上買東西,然后還有Tara,這是一位住在澳大利亞的網上賣家。為了完成一項交易兩人準備交換信息。Zander想給Tara 100美元換取Tara的一件手工品。Zander和Tara可以使用任何雙方同意有價值的貨幣。雙方可能同意產品值100美元,或者120加元,或者80英鎊。
Zander可能會通過互聯網把100美元給到一個中心實體,比如PayPal,來執行交易。Paypal的代碼會確認Zaner和Tara都在Paypal的網絡上。通過登錄證書、所在位置以及過去行為來確認Zander是不是真的是Zander?在某些情況下,Paypal會找一位人類員工來審核這筆交易。如果一切看起來都好的話,Paypal就會跟其他的中心實體比如大通銀行或者澳洲聯邦銀行一起來完成這次交易。這些中心實體也會進行類似的驗證。最終,在幾天之后,這100美元就從Zander的賬戶轉到了Tara的賬戶。
重要的是,每一個中心實體都要抽取傭金,因為它們幫助達成了交易。Paypal可能會抽走1美元。大通銀行可能再抽走2美元,澳洲聯邦銀行也許再扣2塊錢。因為Zander和Tara住在不同的國家,所以中心實體的數量和總體費用會因為監管和談好的跨境合作協議而增加。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