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導讀:青藤鏈盟想做的是面向大眾普惠的創新教育鏈,而且修建一所基于區塊鏈鏈上大學來組建新的教育聯盟,是一條面向年輕人的教育鏈。
■獵云財經 文/張雪
2018年6月15日,“破界·顛覆”獵云網2018年度區塊鏈產業峰會在北京千禧大酒店隆重舉行,此次峰會由獵云網、獵云財經主辦,銳視角、 獵云資本、AI星球、Kcash、威客星球和創頭條協辦。
峰會聚焦區塊鏈、數字資產領域最前沿的技術、資本、產業和生態話題,探討“區塊鏈+”這場偉大社會實驗對實體經濟轉型升級和數字經濟時代的變革性意義。來自全國各地的上千名區塊鏈行業專家、創業家、投資機構等業內人士濟濟一堂,碰撞智慧、分享思考,為中國區塊鏈行業的蓬勃發展把脈前瞻、獻計獻策。
清華x-lab、青藤鏈盟研究院院長鐘宏在此次峰會上發表主題為“鏈上大學——區塊鏈推倒大學的圍墻”的專題演講時表示,區塊鏈教育會對整個大學的體系產生顛覆式的影響。鐘宏認為區塊鏈意味著共享教育時代的到來。這是一個共享教育生態。
鐘宏認為互聯網教育并不能完全替代課堂教育。它確實存在著一些不足,比如互聯網嚴重依賴于優質資源,線上課程的更新也是緩慢的。2018年以前傳統的互聯網只能夠用它去傳遞信息,而依托區塊鏈,在互鏈網時代人們能夠傳遞價值。
鐘宏介紹到鏈上大學是基于區塊鏈技術分布式應用的共享教育生態。在整個原來的教育體系當中不平等的角色將會發生根本的變化。每一個人在區塊鏈的教育體系當中您都可以成為教育內容的提供者,是你也是教育內容的獲取者。
鐘宏說傳統教育模式是嚴重滯后于技術產業發展的,大學在區塊鏈領域的研究,包括教育是與區塊鏈產業至少有十年的代差的。未來可能會產生新的教學模式,也許未來學生不再是為上學而付費,也許他在上學過程中還能得到Token的獎勵。這就是面向區塊鏈未來,他認為教育會產生的全新的經濟模式。
青藤鏈盟想做的是面向大眾普惠的創新教育鏈。而且修建一所基于區塊鏈鏈上大學來組建新的教育聯盟。是一條面向年輕人的教育鏈。鐘宏認為在區塊鏈產業的發展當中,未來會面臨非常大的不確定性。這個不確定性很多來自于政策的不確定性。作為高校他希望教育產業成為在區塊鏈領域創新的一個試驗田。所以今天的青藤鏈將會成為教學鏈,更是一條科研鏈,同時他希望未來在沙盒監管等等事情當中,青藤鏈可以成為一個創新的試驗田。
以下為演講實錄:
大家下午好。今天跟大家分享的主題是《鏈向大學——區塊鏈推倒大學的圍墻》,坦率的講,話題還是比較的有挑戰性的。首先介紹一下清華x-lab。清華x-lab是清華大學三創人才的平臺,我們是在2013年由清華經管學院發起,聯合全校14個院系共建的一個創新人才的培育基地。
清華x-lab五年取得了了一些成績,截止到2017年底已經有將近1300個項目進入到清華x-lab。其中現在已經有超過500個項目成立了公司,累計的融資額截止到5月份的數據應該是累計拿到了33億融資。
清華x-lab基因是什么?我覺得每個平臺都有它的基因,我們可以看到清華x-lab的X代表探索未知和未來,同時也代表著交叉學科。因為剛才我提到了清華x-lab是由清華大學15個院系攻堅的,上個月清華x-lab五周年慶典上,清華副校長楊兵校長提到說,我們看到全國高校都在做創新創業教育。
但是x-lab做了一個非常不一樣的事情,他們是真正的打破了學校內部不同院系之間的界限,讓創新的課程,創業教育真正的走到了每一個院系,走到了大學和校友的企業當中去。
今天上午孟巖總在分享區塊鏈精神的時候提到了幾個詞:共建、共享和共治。坦率講,我覺得清華x-lab就是我們院校各個院系共建,共享的一個創新創業的平臺。但是共治坦率講在大學體系中我們還沒有辦法做到。
下面我跟大家分享清華x-lab,包括清華大學我們在區塊鏈教育方向的一些思考,我們認為區塊鏈教育會對整個大學的體系產生顛覆式的影響。
在講鏈上大學的時候,我想起一個有意思的事情,今天有人跟我說,你知道中國成功男人的標志是什么?我說不知道。他說中國成功男人標志就是為三個人買三套房子。
他說第一套房子是給你丈母娘買。你給她買了房才能娶老婆回家。第二套房子是給你的老婆買,因為你要買一套學區房,讓你孩子一受到最好的教育。第三套房是給你的孩子買,是要買一套養老的房子,讓他能夠安心地發展自己的事業。
我聽了覺得還挺有道理。大家覺得這三套房子哪套最貴?第二套。學區房價格比第一套、第三套房加起來還要貴。所以我們運用區塊鏈最新解決的是金融方面的問題,其實想一想對于普通人來講你可能一生最大的資產都是要去為孩子買一套學區房。這個是不是中國的特例呢?坦率講,不是。我們在全球,無論是中國還是韓國、新加坡、美國、加拿大,優質學區的房子一定都是最貴的。所以我今天在想區塊鏈教育又何嘗不是在解決金融的問題。
從這個視角我們來切入區塊鏈教育。我們認為技術是在不斷改變教育的模式。我在PPT上的兩張圖片,其中一張展現的是清華經管學院上課的課堂形式。大家看到這是IT時代以學校為中心,以老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
在六年前清華也成立了我們的學堂在線,完全是在線的教育模式。我們認為互聯網時代帶來了可能是以學生為中心的遠程教學的模式。所以技術在不斷的改變著教育。在互聯網時代遠程教育時代我們也看到了很多全新的教育公司產生,比如學堂在線和網易云課堂,很多都是采用遠程方式。

我記得十八年前互聯網教育第一次進入中國的時候,我們曾經對它抱有特別大的期望。我們覺得互聯網教育也許就能真正顛覆到我們傳統的教育體制了,但實際上經過了二十年的發展我們其實還沒有,互聯網教育并不能完全替代課堂教育。
它確實存在著一些不足,比如互聯網嚴重依賴于優質資源,我們在線上大家肯定想看到名師的課程,想看到清華的課程。另外,線上課程的更新也是緩慢的。最后,其實在互聯網教育時代對大學,對老師,對出版社也帶來了新的挑戰,我們的知識產權如何來近來保證,這也是在互聯網時代帶給教育的一系列的問題。
我們認為區塊鏈會給教育帶來很大改變,帶來改變是什么?我們認為區塊鏈是共享教育時代的到來。這是一個共享教育生態。去年聽到一個詞叫互聯網的下半場,或者說互聯網我們認為進入紅利期結束的時代。從2018年我們相信互鏈網時代到來了。最大的差別是在2018年前傳統的互聯網我們只能夠用它去傳遞信息,而在互鏈網時代上我們相信它能夠傳遞價值,這塊我想就不用多去解釋了,包括區塊鏈特點架構等等都不做解釋。
我們對鏈上大學做了一個定義,這個定義是由我們清華大學技術創新研究中心的陳建教授,還有清華大學信息研究院趙明等幾位教授一起討論的,我們認為鏈上大學基于區塊鏈技術分布式應用的共享教育生態。
下面講一講我們認為的區塊鏈教育或者說鏈上大學所區別于以往教育模式的三個特點。第一,鏈上大學就是角色改變。在傳統教學課堂當中是以老師為中心的,在互聯網時代我們認為是以學生為中心的,你可以點播任意你想看的知識和內容,但是往往我們都認為這兩種教育方式都是單向或者單中心為主的。
在區塊鏈時代,我認為在整個原來的教育體系當中這種不平等的角色將會發生根本的變化。每一個人在區塊鏈的教育體系當中您都可以成為教育內容的提供者,是你也是教育內容的獲取者。我想這個對大學的挑戰是非常之大的,我們曾經看到過有的高校老師可能十年都沒有改過他課程的PPT,十年講的都是相同的內容。我相信在區塊鏈時代這樣的老師恐怕很難再生存下去。
舉個例子,前天我去天津做青藤鏈盟的宣講,我在現場做了一個調查,我說請問在座的誰買過數字貨幣或者有數字資產嗎?現場調查結果是什么樣子呢,擁有數字貨幣的微乎其微。其中有一位還是因為在清華大學讀博的時候,參加了一場活動,提了一個問題,然后被李笑來送了一個數字貨幣。所以這就是我覺得,其實傳統教育模式是嚴重滯后于技術產業發展的。所以昨天我有一個觀點,大學在區塊鏈領域的研究,包括教育是與區塊鏈產業至少有十年的代差的。我想這樣的模式在未來恐怕是不可延續的。
鏈上大學第二個特點是組織的改變。我們現在看到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每一所大學他的老師、他的學生,他的實驗室都是歸屬于這所學校的。但是未來是不是還是這樣的呢?我們相信區塊鏈基于價值傳遞的網絡也許能讓高校的資產的圍墻慢慢的推倒,讓它真正形成一種沒有網絡的圍墻。形成一種全新的教育組織形式。這也是清華x-lab正在嘗試推進的無圍墻大學的目標。
第三,這個會在教育經濟學產生很重要的變化,就是隨著區塊鏈最教育知識產權的變化,我們相信未來會有很多的原來教育體系當中的中介化的機構會逐漸的消亡。比如說,原來的課程的開發,教材的開發都需要經歷漫長的過程,需要老師整理、梳理產業的知識,把它變成教材,再通過各種渠道銷售各學校,由學校帶給學生。
我覺得這樣的模式未來恐怕再也不會存在了。但會不會產生新的教學模式?我們之前在討論,也許未來學生不再是為上學而付費,也許他在上學過程中還能得到Token的獎勵。這就是面向區塊鏈未來,我想教育會產生的全新的經濟模式。
鏈上大學坦率講,我覺得已經不止是一個虛無縹渺的概念,它已經真正進入到應用環節,我舉了一些例子,比如MIT使用區塊鏈相關技術來進行證書的發放,像韓國的公司在利用區塊鏈技術結合大數據來實現智能化的教學。
包括基于區塊鏈的共享式的學習內容的風向,前段時間百度百科正在用區塊鏈技術來形成內容的聚合,內容的生成和內容的可追溯。所以我想區塊鏈技術不再是遙遠的未來,它已經走入我們生活學習的日常當中。
下面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清華x-lab我們在區塊鏈教育方面所做的一些探索,我們把它定義為一場面向未來教育的實踐。清華x-lab首先發起了全球首個高校共建的一條教育公鏈。這個公鏈在上個月27號在清華經管學院正式發起的。
青藤鏈是什么呢?是一條面向年輕人的教育鏈。為什么要去做這條教育鏈?其實受啟發于中興這件事。我們可以看到中國在全球化進程當中科技實力決定著我們未來發展的機遇。如何能夠用科教強國,我們希望在區塊鏈的時代,也就是我們認為未來操作系統時代,我們希望在底層操作中中國能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青藤鏈盟想做的是面向大眾普惠的創新教育鏈。而且修建一所基于區塊鏈鏈上大學來組建新的教育聯盟。
我們認為鏈上大學至少需要三個發展步驟或者說三個相應的支撐,才能構成這樣教育共享的生態。首先我們做了一條教育鏈,這是一條面向區塊鏈。首先是面向區塊鏈,基于區塊鏈的科研鏈,在這個鏈上我們還要做組織形式的創新。我們希望在青藤鏈做到全國共識、共治的機制,來組建教育的創新聯盟。
所以發起這個聯盟我們是會高校成為青藤鏈的節點。同時我們組織形式也是完全去中心化的。最終我們希望共建青藤鏈上大學。在上面不止有教育和科研。我們之前跟工信部溝通,我問他們怎么看區塊鏈的方向?工信部給了明確答案,他們認為區塊鏈技術是非常重要的前沿的技術,如果能把它應用于中國的產業升級,產業創新是有巨大意義的。
所以正是基于此我們覺得在區塊鏈產業的發展當中,未來會面臨非常大的不確定性。這個不確定性很多來自于政策的不確定性。作為高校我們希望成為產業在區塊鏈領域創新的一個試驗田。所以今天的青藤鏈將會成為教學鏈,更是一條科研鏈,包括希望未來在沙盒監管等等事情當中,青藤鏈可以成為一個創新的試驗田。
青藤鏈是由清華大學信息技術研究院教授,還有清華很多的校友團隊共同開發的一條創新的教育公鏈。在這個上面會以此來構建我們未來鏈上大學和培養優秀的區塊鏈人才。從今天我們開始看到區塊鏈產業非常的火,但是人才是這個產業的痛點。青藤鏈盟一個重要目標就是構建人才的平臺。
青藤鏈主要解決兩個問題:人才問題,技術研發瓶頸。我們現在看到區塊鏈在產業的發展當中還有很大的問題,主要是在底層技術,還沒有辦法支撐大規模的商業化應用。所以在技術底層上我們會做相應的努力。最終是為了解決產業。今天很多的嘉賓,上午嘉賓也在談到,今年的下半年也許重大機會是在區塊鏈產業化這塊。我們把它總結為區塊鏈三個階段:第一,幣圈,第二,鏈圈,第三,產業圈。
幣圈是金融,鏈圈是技術,產業圈是產業發展。我想未來真正優秀的項目一定是幣圈、鏈圈、產應圈三圈相融合的。青藤鏈有三個發展階段:教育創新,科技創新,產業創新低。在鏈上我們會有很多的嘗試,舉個例子,這個月就會推出清華x-lab推出一個區塊鏈在線試驗課。
因為我們發現現在的學校想組織區塊鏈課程有很大的困難,比如如何擁有一個錢包,如何挖礦,如何體驗數字資產交易,由于政策很多限制其實這些課程蠻難開展起來,所以我們在青藤鏈會開發一系列區塊鏈在線體驗課,幫助我們的老師去在自己的學校開展區塊鏈理念和應用的項目課程。包括去做智能合約開發課程。
同時在這個平臺上我們未來也希望能夠打通教育的相關的資源,包括產業創新的資源,青藤鏈是以以太坊打造的一條公鏈,是不是只有這一條技術公鏈?答案是不是。在這上面我們希望跟產業的朋友合作,如果你們有好的產品,無論是錢包、交易所,還是分布式的應用平臺,都可以加入到我們平臺當中。如果你們愿意開源,我們愿意把它作為全國區塊鏈課程分發到全國去。
經常會有人問我說青藤鏈大學會是什么模式?我在這邊給大家講一個笑話,在我們5月27號青藤鏈成立大會上有一個環節,我們臺上有四位老師,都是清華的老師,正好這段時間是高考,我在臺上問了各位老師一個問題,說,今天如果您是一個高三應屆考生,您會選擇報考清華大學還是鏈上大學?四位不約而同的都選擇了清華大學。
所以我向區塊鏈的世界,區塊鏈的未來,我們有強烈的共識,我們相信它一定代表著未來,但是也許區塊鏈的教育和區塊鏈的產業發展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