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實現了分片技術,100萬TPS的吞吐量加上
區塊鏈本身的安全性,
加密貨幣支付的吸引力遠遠超過法幣支付。
擴容問題一直困擾著加密貨幣市場。
吞吐量小,導致
區塊鏈技術無法支持現實世界的大規模交易。
比特幣僅支持每秒7筆的交易量,
以太坊支持每秒十幾筆,這樣的吞吐量根本無法跟“雙十一”“雙十二”購物大促期間的支付寶相比。2017年雙十一,支付寶峰值完成每秒25.6萬筆交易。
如果想把區塊鏈技術應用拓展到加密貨幣投資之外的場景,必須找到解決吞吐量擴容的方案。
從技術角度上講,打造一個支持交易擴容的、中心化的網絡不是難事。支付寶、Paypal、Visa、萬事達卡都實現了這一點。難的是,在去中心化的區塊鏈系統上實現可擴展性、去中心和安全這三方面的完美組合。
以太坊創始人Vitalik Buterin就曾對區塊鏈系統中的去中心化、可擴展性和安全性所形成的“三難困境”,給出了自己的說明。他解釋說,三個方面最多只能兼顧兩方面,很難實現三方的完美組合。
如果不解決擴容問題,區塊鏈技術真正落地的問題幾乎不可能實現。不過,目前已經出現了各種各樣推動區塊鏈支持主流交易的方案。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