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 一本區塊鏈 ID: yibenqkl
年后,數字貨幣市場就進入冰凍時期。
在這樣的背景下,出現十倍幣就算難得,但最近有一個項目,卻在最高點,沖到了私募價格的60倍。
一夜之間,整個幣圈為之沸騰。
這個由火幣前CTO張健創立的FCoin,到底是一個怎樣的項目?
6月7日,幣圈的社群,被一個項目攪動得心癢難耐。
一個名為FT的新Token,突然暴漲180%。
實際上,FT是一個交易所的平臺幣。
更驚人的是,因為FT上的ETH交易量驚人,其交易量甚至沖到了當天交易所的第1名。

FT的私募價格是0.00002ETH。FT昨日最高漲到了0.0012ETH,暴漲60倍。
一戰成名。
暴漲60倍的FT,到底是何方神圣?
FT是FCoin交易所推出的“平臺幣”。
“我創立FCoin的原因,就是要改變現在交易所的生態。”火幣前CTO、FCoin的創始人張健對一本區塊鏈稱。
此前,中心化的交易所,正在成為整個幣圈的超級收割機。
一個項目要想上頭部的交易所,需要支付天價“上幣費”。
投票費、上幣費、服務費,在前期就需要千萬級別。
項目上線之后,還需要“流動性管理”。
交易所會用一種自動交易的“機器人”,進行自買自賣,讓幣價在小范圍內浮動,保證流動性。
以此,制造了人群洶涌,爭搶項目的假象。
而交易所的這項服務,也不是免費的,每月要收取1000萬的維護費。
所以圈內才有一句話:ICO收割韭菜,交易所收割ICO。
而這樣的生態,離我們設想的去中心化的區塊鏈世界,相去甚遠。
因此,出現了諸多的“革命者”,試圖去打破這種壟斷。
例如,去中心化的交易所。還有,就是張健“透明、自治”的社區式交易所。
2 起底FT
FCoin的邏輯是怎樣的?
在FT的白皮書中,項目方介紹,FT總發行量100億,但不會對外公開發售。
100億總量的51%,都將以“交易即挖礦”的形式返還。
所謂“交易即挖礦”,指的是,FCoin會將用戶支付的交易手續費,在次日以FT的形式100%返還。
所以,在交易所上線后,出現了一大批的人,導入ETH,買進賣出,消耗交易費。
第二天,這些交易費,又會變成FT,返還給用戶。
一些用戶甚至基于平臺API,開發了自動刷手續費的程序。
“我請人寫代碼了”,一位投資者在FCoin官方群中說,“這對于專門做量化交易的程序員來說,就是在寫Hello World。”
手續費100%返還,是一個有意思的設計。
很多交易所難以成功,原因就是前期的“冷啟動”太難。
基本上,來一個用戶,掛了一個單,看無人交易,就馬上流失了。
這對于交易所來說,是最難逾越的巨大門檻。
而FCoin因為這個“交易即挖礦”的創意,保證了早期的流動性,解決了“冷啟動”的問題。
5月21日,FCoin上線之后,其實并沒有立刻引爆行業,只是有不少用戶在不停地“刷”FT。
此時,FT也上漲不少,相比私募價格,最高漲幅23倍。但中間也出現過長達數日的橫盤。
但是,6月7日,FT迎來了一輪爆發,原因是,白皮書中設計的第二個環節開始啟動:分紅。
FCoin每天還會將前一日手續費收入的80%,按照用戶持有FT的比例,返還給用戶。
這就是分紅機制。
分紅的規則,是平臺收入了哪種幣,就返還哪種幣。
6月8日,FCoin一共返還了價值665個比特幣的手續費收入。

“今天中午,光是USDT的分紅,我就拿到了好幾百個幣。”一位FCoin平臺上的投資者說,所有幣種的分紅,她換算了一下,高達5000多元。
分紅機制一啟動,用戶就沸騰了。
大家瘋狂地交易,“刷”FT,正因如此,FCoin的ETH交易量刷到了全球第一。
其中絕大部分,都是FT/ETH交易。
交易費、手續費都返還,同時,張健號稱,新幣上線,也不收費。
那這個交易所怎么贏利?
“我不準備通過交易費或上幣費賺錢,這些利潤,全部返還給用戶。”張健稱,整個團隊,唯一贏利的可能,就是FT的上漲。
“交易和流量,都是用戶產生的,把利潤分給他們,這是天經地義的。”張健稱,這才是自成生態的區塊鏈社區,這也是區塊鏈精神的精髓所在。
在白皮書中,FCoin稱是“全球首個公開透明的交易所”,不采用公司化架構,不設CEO、董事會,而是以社區形式運營。
相對來說,這樣的生態模式,確實類似比特幣的“自生態”,是一個去中心化的社群。
3 平臺幣之戰
最近,各種交易所的“平臺幣”實在亮眼。
幣安推出的BNB,從1元最高漲到了150元,暴漲150倍。
火幣推出的HT,從最早的6元左右,到現在的35元,漲幅也不小。
而OKex的OKB,也從6元,漲到了42元。
各家交易所,都試圖用幣來刺激用戶交易,維持自己的生態。
在幣安平臺,用戶只要持有一定數量的平臺幣BNB,就可獲得手續費減免。
而國內玩家熟知的另一交易所OKex,也在近期上線了“快樂星期五”活動。OKex每周會把平臺手續費收入的50%,返還給平臺幣OKB的長期持有者。
據公開資料顯示,目前推出平臺幣的平臺已經有十幾家。
對于玩家而言,平臺幣有什么吸引力?
創世資本的創始合伙人孫澤宇,將“平臺幣”視為最值得投資的幣種之一。
“最近HT和OKB的漲勢非常好,一個主要原因,就是交易所為了保護用戶的利益,從大量上新幣吸引新用戶注冊,慢慢轉型為優選代幣,主動下架劣質幣,并且通過把上幣權交由社區,來激活社區參與的活躍度。”孫澤宇在“飛鳥社區”的分享中曾經表示。
近日幾輪大跌中,平臺幣確實表現搶眼,經常會穿越熊市,逆勢突圍。
而且,平臺幣還可以“炒短期”。
“我一般會選擇在投票前一天相對高點的位置賣掉(HT),投票結束后,很多人的HT被鎖住了,而流通一大,拋壓就大,這個時候HT下跌,我把它接過來,每一次做一個短差。”孫澤宇解釋,“HT的投票在項目方買票時會漲2-4個點左右,這樣一個短差的波段的收入往往超過5-10個點。”
一邊是交易所激活社區,黏住用戶的工具,一邊是玩家獲利,穩定增長的利器。
雙方各取所需。

處在幣圈食物鏈最頂端的交易所,為了搶占用戶,將來會產生出更多好玩的社群和機制。
交易所生態,往去中心化、社群化的路徑上演變,已不可逆轉。
得用戶者,得流量,從而得天下。
未來,各家平臺幣之間,恐怕也終有一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