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上不長樹,十山九禿頭”“年年植樹不見樹,歲歲造林不見林”,這曾是楚雄州元謀縣的真實寫照。地處金沙江干熱河谷地帶的元謀,氣候干燥少雨,土壤貧瘠,石漠化嚴重,要在這種環境下植樹造林,困難重重。
作為我省國家儲備林項目的參與者,華邦建投集團迎難而上,在不破壞山地的前提下,通過新修路、引運水、填客土等解決石漠化片區造林基本條件。“石山”治好了,“綠山”如何來?“我們在綠化種植和科學養護技術上穩步創新,在元謀縣各建設項目基地采用在干熱谷地區冬季‘布床’催芽育苗工法、干旱地區陡坡沙質土壤集水緩滲保水施工等施工工藝方法,提高出芽率、生根率及苗木存活率的同時,改變土質情況,減少環境治理難度,助力
云南森林生態系統碳儲量提高,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和環保效益顯著。”華邦建投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
楚雄州牟定縣地處滇中高原中部,山區、半山區面積占全縣總面積達91%。由于年降雨量少、蒸發量大,加上入境水量少、出境水量多,牟定縣水資源比較匱乏,曾是全省水土流失重點縣。2021年7月,牟定縣在毗鄰慶豐湖旅游開發區的李大山實施國家儲備林建設,項目占地555畝,栽植濕加松15857株。
技術創新、高效造林,如今的國家儲備林項目區域,近看林木茂盛,遠眺青山連綿。干熱河谷、石漠化地區探索出的“添綠生金”模式,不僅讓云嶺大地呈現片片綠意,有效提高全省森林生態系統碳儲量,“生出”鮮活的綠色生態資源,更是富民促發展的助力器。
“國家儲備林建設讓山更綠了,生活也好了,明年我就可以在老家蓋新房子了。”元謀縣馬元鎮的村民楊兵高興地說,“2020年,我家的100多畝林地全部進行了流轉,一次性拿到了12萬元的租金。我還被國儲林項目聘為員工,負責照看黃檀樹苗,一年有3萬元的工資收入。”國家儲備林建設不僅實現了楊兵家門口上班的愿望,還讓他的致富路越走越寬。
“國家儲備林的建設在幫扶就業、推進鄉村振興方面具有非常大的作用。”華邦建投集團負責人表示,各國家儲備林項目工程建設期間吸納了當地群眾就業7萬余人次、地材運輸和機械設備租賃等方面向當地傾斜累計投入近6.8億元。不僅于此,集團還借助人才、科技優勢,對村民進行專業技能培訓,提高生產技能和生活質量,帶動群眾持續致富。
為了推進國家儲備林可持續發展,當前,華邦建投集團積極在產業發展上創新模式,以森林培育為核心,創新“森林+N”模式,開展經濟林、林產品加工貿易、森林城市與濕地公園建設等,促進林業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下一步,我們在抓好造林項目建設的同時,還將積極探索創新多種森林經營及林下種植,持續推進國家儲備林木材基地建設,秉承‘為國儲材、固碳增匯、興林富民’的林業生態建設理念,為推動長江上游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提供‘云南樣本’。”華邦建投集團負責人說。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