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國家
碳排放權交易納入配額管理的實施計劃,目前僅電力行業核發有全國配額,隨著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第一個履約周期(2019-2020年度)順利結束,參與全國碳排放配額履約的2162家發電行業重點排放單位通過全國碳排放權注冊登記結算系統(以下簡稱“中碳登”)完成了配額清繳,部分企業購買使用了CCER完成履約,初步認識到了企業碳配額和CCER的價值。
存在碳配額盈余的電力企業,包括五大電集團在內的絕大部分認為國家未來對碳排放的管控將更加嚴格,必將逐漸收緊碳配額發放基準線,因此對盈余碳配額十分惜售,并不打算在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交易,而是作為未來年度的配額儲備留存。這類企業的盈余配額缺乏應有的流通和管理,一直處于閑置狀態。
根據財政部《碳排放權交易有關會計處理暫行規定》,碳排放配額屬于其他流動資產。以碳排放權為基礎的碳資產作為抵質押物來進行融資的合理合法性已經得到了市場認可。由于我國碳資產業務仍處于發展階段,企業對碳資產價值及碳
金融產品的認識有限,因此形成了一方面企業閑置狀態的碳配額資產無用武之地,另一方面部分企業生產經營中的資金周轉又存在困難的局面,因此如何幫助企業盤活碳配額等資產,服務企業生產經營和綠色發展轉型,是雙碳背景下金融支持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實現的現實問題。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