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際上,國內互聯網巨頭正是在2017年開始了在
區塊鏈公有鏈開源的布局。
2017年7月,
百度推出區塊鏈開放平臺“BaaS”——一個商業級區塊鏈云計算平臺,主要用于幫助企業
聯盟構建屬于自己的區塊鏈網絡平臺。
同樣是在2017年7月,騰訊旗下微眾銀行和合作伙伴一起推出區塊鏈開源平臺(BCOS),并發布了BCOS的
金融分支版本——FISCOBCOS,兩大平臺現已完全開源。
2017年10月11日,螞蟻金服技術實驗室宣布開放
區塊鏈技術,支持進口食品安全溯源、商品正品溯源等。
虛擬貨幣被認為是區塊鏈最為成熟的應用。鄧柯稱,大部分數字資產不帶業務屬性,更像是簡單的計價和交易過程。
公眾對于區塊鏈技術的紛議也在于,這項技術除了發幣外還有無應用場景。
ico更像是一場賭博,在ICO中蒙受損失的投資者不在少數,政府部門不斷加強監管,互聯網平臺也先后叫停ICO廣告。
巨頭的開源使行業看到希望。在大量從業者看來,微眾銀行微粒貸機構間對賬平臺是
區塊鏈應用落地最好的案例。微粒貸通過區塊鏈與分布式賬本技術,優化了聯合貸款業務中的備付金管理及對賬流程。
但不同于發行虛擬幣,區塊鏈在實體業務上的落地面臨著更高的挑戰,微粒貸機構間對賬平臺只是個開始。
鄧柯認為,區塊鏈落地在實體業務將面臨三個問題,一是業務角色具有不同的共識權限,二是業務數據具有不同的傳播范圍,三是業務運營經歷不同的階段和流程,這些問題在傳統區塊鏈技術中不易得到解決。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