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文棟:首先,針對
碳排放密集型產業,要逐步從“高碳”轉變為“
低碳”,可以對高碳工業流程進行技術和管理方面的改造,將高碳排放的過程通過節能降碳改造為低碳。技術方面,比如
鋼鐵生產可從長流程變成短流程,從高爐煉鋼變成電爐煉鋼,完善廢鋼回收網絡和循環經濟體系。工藝流程和管理流程方面,也有能效提升的空間,比如通過數字化手段匹配供需,提高能效利用水平。
其次,對于一定要使用化石
能源、無法避免碳排放的產業,可以通過零碳和負碳技術,構建更為低碳清潔的新型能源體系,如綜合利用光伏、風電、儲能,實現零碳的電力供應,發展可再生合成燃料等。
其實,無論是零碳園區還是零碳工廠,目前主要起到試點示范和推動作用。只有通過試點邁出第一步,才能逐步降低技術成本。中國廣闊的市場和需求,以及政策上的支持和補貼,都有利于推動試點示范項目發展,降低企業的研發成本和風險。在綠色低碳產業不同賽道中,究竟哪種技術路線最終會脫穎而出尚無定論,需要多元布局,鼓勵百花齊放,給予各類技術發展的空間。以美國的頁巖氣革命為例,這一顛覆性技術的突破,徹底改變了全球能源供需格局。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