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保環節
養殖保險的承保標的普遍養殖規模大、飼養數量多,如肉鴨、肉雞等,同時還具有無有效標識、飼養周期短等特點,因而承保數量難以準確計量,風險評估人員進行現場評估的流程復雜且人工成本也比較高,影響保險企業承保養殖產業的積極性。
將
區塊鏈技術應用于養殖保險,農場養殖規模和標的飼養數量、生長條件、死亡率等相關數據都可以與保險公司實時共享,為保險人風險評估和風險定價提供可靠依據,簡化承保流程,節省相關成本。例如,中國人保組建專業團隊開發出“區塊鏈+養牛保險”項目,在承保環節可以直接調用區塊鏈系統中各標的的可溯源信息,有效簡化評估流程和降低承保風險。
查勘定損
一方面,區塊鏈系統中的數據信息具有不可篡改性,保證了標的在養殖過程中發生的疾病死亡等數據的公信力,為保險企業提供了可靠的賠償依據;另一方面,傳統養殖保險的查勘方式一般是現場查勘,不僅程序復雜、人工成本高,還有可能造成畜禽傳染病的規模性傳播,而利用
區塊鏈技術在進行數據分析后可以自動完成報案和理賠工作,不必進行現場查勘,可以簡化查勘工作,有效解決養殖保險的查勘難題。例如,安華農險在2018年簽出的商業性區塊鏈肉鴨養殖保險,運用區塊鏈技術有效解決肉鴨養殖行業保險數據失真的問題。
理賠環節
理賠一直是傳統養殖保險的重點和難點。一個原因是畜禽死亡原因確認流程復雜,保險公司和養殖戶持有數據的公信力不足,雙方難以就賠付比例和賠償金額達成一致;另一個原因是養殖業特別是家禽飼養業本身具有飼養周期短、死亡率高等特點,一旦發生自然災害或大規模傳染病對保險企業非常不利,保險企業有時會出現拒賠、惜賠和拖賠行為。
借助區塊鏈技術的智能合約功能可以有效解決以上問題。一旦存儲的數據符合智能合約規定的理賠條件,數據庫將自動開啟數據運算,并將運算結果發送給數據相關處理人員。這就簡化了原有的理賠流程,避免出現保險公司和養殖戶在協商理賠時僵持不下的局面。同時,保險賠款發放也無需經過保險公司批準,真正實現理賠全程自動化。例如,安華農險將智能理賠協議嵌入區塊鏈底層技術,實現了理賠程序自動化運行,降低了肉鴨養殖保險的理賠難度。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