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ption id="cacee"><noscript id="cacee"></noscript></option>
  • <table id="cacee"><noscript id="cacee"></noscript></table>
  • <td id="cacee"></td>
  • <option id="cacee"></option>
  • <table id="cacee"></table>
  • <option id="cacee"><option id="cacee"></option></option>
  • <table id="cacee"><source id="cacee"></source></table><td id="cacee"><rt id="cacee"></rt></td>
    <option id="cacee"><option id="cacee"></option></option>
     找回密碼
     立即注冊

    掃一掃,登錄網站

    首頁 碳中和 查看內容
    • 584
    • 0
    • 分享到

    中央財經大學綠色金融國際研究院高級學術顧問、講座教授 施懿宸:數據和技術是發展綠色低碳的重要抓手

    2023-9-1 11:10

    來源: 澎湃新聞

    碳抵消是實現碳中和的重要工具,您如何看待這一碳減排策略?


    施懿宸:碳抵消是通過減少碳排放或增加碳儲存等措施,以抵消個人或組織的碳排放。目前,國際上碳抵消主要有三類認定機制,包括國際自愿減排機制,各國國內自愿減排機制和第三方獨立自愿減排機制。企業自發制定凈零氣候目標帶來的碳抵消需求日漸增多,第三方獨立自愿減排機制也逐漸成為主流。

    對企業而言,碳抵消的確是實現企業碳中和階段性目標的有效工具,但其可行性和效果需要在不同情況下進行綜合評估和審慎考慮,尤其需注意以下幾點。一是補充性,碳抵消不應該成為企業回避減排的替代方法,企業需要綜合考慮可行性和資源情況,首先,通過內部減排措施來降低碳排放,面臨難以避免或減少的碳排放時,可以通過碳抵消項目來抵消這部分排放。二是真實性,碳抵消項目應該是可驗證和可審計的,企業應避免選擇一些虛假的或沒有實際減排效益的項目,以免形成“漂綠”現象。三是可持續性,碳抵消項目應該符合可持續發展原則,不僅僅關注碳減排,還應該考慮對社區和生態系統的積極影響,優先符合聯合國17項可持續發展目標的碳抵消項目。

    有的企業通過化石能源替代實現了一定程度的碳中和,但對宏觀總量來說意義并不大。因為碳排放是一個基準值,清潔能源減排并不是完全沒有排放,而是相對于化石能源基礎值的減排。比如,化石能源排放是100,清潔能源排放是30,那么碳減排是70,但其實還是產生了30的排放。

    目前,以中石油、中石化這“兩桶油”為代表的化石能源,是中國能源的重要供給,與之相對的則是清潔能源。但從經濟學角度看,其中有個問題值得思考。如果國內能源消費需求總量不變,考慮到能源出口比較困難,那么在化石能源供給不減少的情況下,即使增加一倍的清潔能源,也難以被市場消化,換句話說,這會產生能源的過度供給。當然,短期內,不能馬上減少化石能源供給,但減少是一個必然的過程。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
    相關新聞
    發表評論

    請先 注冊/登錄 后參與評論

      回頂部
    • <option id="cacee"><noscript id="cacee"></noscript></option>
    • <table id="cacee"><noscript id="cacee"></noscript></table>
    • <td id="cacee"></td>
    • <option id="cacee"></option>
    • <table id="cacee"></table>
    • <option id="cacee"><option id="cacee"></option></option>
    • <table id="cacee"><source id="cacee"></source></table><td id="cacee"><rt id="cacee"></rt></td>
      <option id="cacee"><option id="cacee"></option></option>
      妖精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