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分析人士把近期加密
數字貨幣價格低迷歸結為兩個因素。
第一個是美國政府的監管行動。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近期正在展開調查行動,包括調查四家數字貨幣交易所——Coinbase、Bitstamp、itBit和Kraken,要求它們提供交易數據,但幾個交易所以侵犯用戶隱私為由拒絕提供完全的交易記錄。知情人士稱,這些交易所最終提供了部分數據,而不是全部的交易活動數據。
作為回應,CFTC則向這些交易所發出傳票,以配合CFTC正在進行
比特幣價格是否被人為操縱的調查。 這次調查行動最終結果如何,還充滿不確定性,但懸而未決的監管措施顯然影響了市場情緒。
數字貨幣交易所是
加密貨幣生態中的重要環節。近日韓國交易所Coinrail遭到黑客攻擊,損失超過400億韓元、約4000萬美元的9種數字貨幣,總量36億個。雖然Coinrail按交易量看并非大型數字貨幣交易所,但韓國是數字貨幣交易的重要參與地區,交易所安全事故很容易引起市場恐慌情緒。
美國監管措施的強化,加密貨幣交易所安全隱患,這些因素可以解釋加密貨幣的短期表現。
另外一個值得關注的重要因素是美聯儲的加息措施。加密貨幣投資往往是高風險偏好的投機者資產配置的一部分,而美聯儲加息會對沖風險偏好,強勢美元對比特幣價格產生不利影響。
而從更長的時間段來看,過去幾個月,加密貨幣市場經歷了與2014年類似的調整,比特幣價格走勢幾乎完全復制了四年前的走勢。
2014年,同樣由于交易所安全事故和包括中國在內的多個國家強化監管等因素,導致散戶投資的參與泡沫破滅,引發了比特幣價格回調,比特幣的價格縮水超過60%。
2017年下半年加密數字貨幣價格的飆升,導致了散戶投資者的狂熱,2018年以來比特幣跌跌不休,最近比特幣甚至可能跌破6000美元大關,對比2014年的比特幣的價格走勢和最近幾周的市場表現,人們會有步入漫漫熊市的擔憂,加密數字貨幣前景是否變得長期黯淡?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