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市場監管總局聯合多部門印發的《建立健全碳達峰碳中和標準計量體系實施方案》指出,到2025年,碳達峰碳中和標準計量體系基本建立;到2030年,碳達峰碳中和標準計量體系更加健全;到2060年,碳中和標準計量體系全面建成。
參照工信部《工業領域碳達峰碳中和標準體系建設指南》(征求意見稿),并梳理工業領域碳達峰碳中和標準體系,
天津市硅酸鹽學會秘書長劉瑞芝總結了中國
水泥生產碳減排技術標準體系和
碳排放權交易標準體系研究相關情況,她表示,應加快編制原燃料替代、節能降碳、
低碳水泥和碳捕集與利用四方面的技術與裝備標準。
除已有和在編的標準外,劉瑞芝建議新編包含水泥企業可再生
能源利用技術規范、水泥窯煙氣二氧化碳捕集成套裝備技術要求、基于項目的溫室氣體減排量核查、貝利特硫鋁酸鹽水泥等在內的12項標準。為評估溫室氣體減排量和評價行業、企業、產品碳排放水平高低提供依據。
此外,根據劉瑞芝介紹,碳排放權交易標準體系框架及核心標準清單(建議)中包含水泥企業碳排放核查規范、水泥企業碳排放管理信息披露要求與指南等共計10項標準,推動完善水泥
碳交易核算核查等方面標準體系。
同時,劉瑞芝表示,針對當前碳排放因子法、煙道測量實測法兩種企業主要溫室氣體計量方法的不確定度,編制了不確定度評價標準草案,助力提升水泥行業碳計量數據可信性,為水泥企業進入
碳市場做好準備。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