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有序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宣城市將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納入《宣城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印發《宣城市碳達峰碳中和“1+N”政策體系編制工作方案》等,大力推進雙碳試點園區和
低碳場景建設。寧國經開區被評為省碳達峰試點園區(全省共 5個),寧國青龍鄉龍閣村入選
安徽省十大低碳應用場景。在郎溪縣定埠港探索打造了全省首創“零碳碼頭”“零碳船舶”。借鑒“安徽林業碳匯第一單”模式,相繼在工礦領域探索建成“低碳礦山”,推動林業碳匯收益權抵押、授信貸款落地。績溪縣率先發布了“碳匯本底計量”與“三維實景森林”兩項全國首創成果,依托多源數據、優勢技術,構建起“時空+雙碳”自然資源監測與碳匯核算服務模式,通過核算體系快速精準摸清全縣碳匯本底,為全省進一步完善區縣級森林資源動態監測體系提供實際經驗。落實森林碳匯保險,出臺《宣城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林業助推低碳社會發展的意見》,由點到面創新了多個全省第一,實現“點上探索—線性推進—面上政策”的三步走跨越。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