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志華表示,林火對森林生態系統造成嚴重影響。快速燃燒的林火,導致植被大量破壞和死亡,不但造成生物多樣性損失,還導致動物失去棲息地和食物來源。此外,林火還會破壞植被覆蓋層,導致土壤表層裸露,從而加劇土壤侵蝕、水土流失和山體滑坡等次生災害發生頻率。
如此大規模林火已經超出了自然變化范圍,演變成一種破壞性的災難。頻繁、嚴重的火燒不但快速消耗植被和土壤中的碳儲量,也會改變森林的自然演替,使生態系統退化為灌木或草地,嚴重降低生態系統的碳匯功能。因此,大規模森林火災破壞了生態系統的平衡,而非傳統認識的生態干擾過程。
近年來,隨著氣候變暖和人類活動影響不斷加劇,極端林火頻繁發生。例如,2019年亞馬遜林火,10個月過火面積超9萬平方公里;2019-2020年澳大利亞大火,一年間過火面積24.3萬平方公里。林火傳播的三個要素是高溫、干旱和強風,其中強風影響最大。加拿大的火燒季節通常將持續到10月份,此次林火火勢有可能繼續蔓延,災害規模還會進一步擴大,刷新該國的歷史紀錄。
“陸地生態系統碳匯中,森林生態系統約占80%。如果森林頻繁起火,一方面其碳匯能力降低,另一方面也向大氣中排放大量二氧化碳,嚴重影響全球減排目標的實現。”劉志華說。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