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劉司長,提到節能,可能很多人都像我一樣,腦海中能想象到隨手關燈、空調溫度設置不低于26度等節約用電的好做法,但實際上對于這項工作并沒有非常全面的認識,能不能請您給我們系統介紹一下什么是節能?
劉瓊:好的。節能,是指采取技術可行、經濟合理、環境和社會可以承受的措施,在
能源生產到消費的各個環節,加強管理、降低消耗、減少損失、防止浪費,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實際上,節能不僅僅是生活中點點滴滴的這些好習慣,還貫穿于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和各領域,涉及生產和生活各個方面。比如,在工業領域,實施
鋼鐵、有色、石化、化工、建材等行業節能改造,提升工業能效水平。在建筑領域,發展綠色建筑,實施供熱、制冷、照明等節能改造,降低建筑物綜合能耗。在交通領域,優化運輸結構,推廣節能環保型交通工具。在居民生活領域,推動全社會節能,鼓勵大家都行動起來,同時還鼓勵節水、節糧,做好垃圾分類、加強廢棄物循環利用等。
這里我再舉個例子,一個年產300萬噸鋼鐵的企業,通過實施節能改造,能效水平可以提升5%,每年可節能7.5萬噸標準煤,企業在節能減排的同時,獲得了實實在在的收益。此外,節約的這部分能源,相當于12萬個家庭一年的用電量。
總的來說,節能工作的核心就是減少能源浪費、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以更少的能耗獲得更大的產出,實現環境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共贏。
中國網:從您的介紹中可以感受到節能工作的涉及面還是非常廣泛的,同時需要全社會共同努力。特別是像節能宣傳周這種全國性的活動,有利于推動全社會形成簡約適度、綠色
低碳的生產生活方式。
劉瓊:是的。
中國網:全國節能宣傳周已經連續舉辦33屆了,對傳播節能理念、提升節能意識、推動全社會節能發揮了重要作用。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能夠切身感受到中國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帶來的巨大改變,生態環境質量明顯改善,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效益顯著提升,可以說節能工作發揮了重要作用。您能否為我們介紹一下這些年來我國節能工作的歷程以及取得了哪些成效?
劉瓊:黨中央、國務院一直高度重視節能工作。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指引下,我國大力推進全社會節能降碳,推動生態文明建設發生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實施全面節約戰略,推進各類資源節約集約利用,為進一步加強節能工作指明了方向。
回顧過去,在改革開放初期,為應對各行各業快速發展帶來的能源供需矛盾,我國就已經有計劃、大規模地開展節能工作,從中央到地方各級政府、從工業到
農業等行業、從生產到生活的各個領域,都開始深入推進節能降耗。上世紀80年代,我國發布《節約能源管理暫行條例》。90年代,頒布實施節約能源法。每個五年規劃期,國務院均制定節能減排綜合工作方案,系統部署節能工作。作為全國節能工作的主管部門,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相關部門,不斷完善制度體系,深入實施全社會節能增效。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能耗強度累計降低26.4%,以年均3%的能源消費增速支撐了年均6.2%的經濟增長,是全球能耗強度降低最快的國家之一。
具體看,我國各個領域的節能工作都取得了顯著成效。在工業領域,與2012年相比,我國規模以上工業單位增加值能耗累計下降37%,重點耗能工業企業噸鋼綜合能耗下降8.3%,火力發電煤耗下降5.9%,電石、合成氨生產單耗分別下降14.8%、7.7%。在建筑領域,累計完成既有建筑節能改造面積超24億平方米,新建綠色建筑面積占新建建筑面積比重達91.2%。在交通領域,2022年,鐵路、水路貨運量合計占比達到26.7%,比2012年提高5.6個百分點。在公共機構領域,70%縣級及以上黨政機關建成節約型機關,單位建筑面積能耗和人均綜合能耗較2012年分別下降19.9%、22.6%。在居民生活領域,綠色生活創建行動廣泛開展,各領域階段性創建目標全部完成,簡約適度、綠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正在成為新的風尚。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