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領域的創新性工具和商業模式是助力"生態系統"各行業減碳的關鍵。
例如,資產管理公司Mirova&Robeco發起了一項開發全球避免碳排因子數據庫的倡議,以量化公司層面所避免的排放量。由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GIC)和施羅德(Schroders)聯合發布的《避免排放分析框架》,呼吁將避免排放分析作為評估公司投資價值的關鍵環節。
2021 年11月,中國人民銀行創建了一個為金融機構提供低成本貸款的碳減排支持工具,引導金融機構向包括清潔
能源、節能和
低碳技術在內的重點減碳領域的企業提供貸款。碳減排支持工具將撬動更多社會資金流入低碳經濟。截至2023年4月,該工具已支持金融機構發放貸款約6700億元,推動碳減排超1.5億噸。
阿里巴巴等領軍企業正在加快開發創新方案,以激勵更廣泛的生態系統減排。伙伴關系的加強將在這一進程中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
為實現中國和全球碳中和目標,伙伴關系和創新將始終處于核心地位。我們需要持續努力,以確保我們在這關鍵的十年中抓住剩下七年的窗口期。
"范圍3+"是其中至關重要的一環。更重要的是,我們需要加深共識、加強協作,將這些大膽的想法轉化為具體行動。
(陳黎明系世界經濟
論壇大中華區主席,陳龍系阿里巴巴可持續發展管理委員會主席、羅漢堂總裁)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