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書:其實主要的觀點總結起來就是,氣候承諾增加,信息披露水平提升,但是排放還在持續上漲。那么我再具體來解釋一下這幾句話。第一從氣候承諾增加這個表現來看,我們看到更多的上市公司開始設立脫碳目標,將近半數的上市公司已經設定了脫碳目標。
第二個,信息披露水平提升,我們可以看到上市公司在我們的研究范疇里面,超過1/3,有大約35%的上市公司目前披露有來自供應商或者客戶以及其產品生產的"范圍3"的排放。但是我想說的是從整體來看,上市公司的減排的激進度和它的進程,與我們希望達到1.5度的世界目標有相當的差距。
因為根據我們的一個估算,其實到2026年的10月,上市公司將耗盡它們將氣候升溫控制在1.5度以內的全球排放預算份額。我們預計今年的上市公司將向大氣層直接排放大約112億噸的"范圍1"的溫室氣體,如果說它們以現在的一個進度和水平持續運作的話,將在本世紀末導致全球升溫2.7度。
對于中國,我們可以看到MSCI中國指數的成份股,對于全球升溫的貢獻大約是3.1度,這是高于全球的2.7度的一個水平,它與新興市場的水平是持平的。但與此同時我們也看到中國的公司在氣候相關的信息披露上有待進一步提升。在積極的方面,中國公司其實在太陽能、風能,以及一些新
能源產業鏈上的投入和日益占據這些產業鏈的重要地位上面,發揮了很大的作用。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