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股份專注研發輕量化、環保化、循環利用的綠色建筑材料,在現場展出了“點泥成金”、實現循環利用的
低碳型土體固化劑,最快兩小時就能達到通車條件的高性能快硬混凝土,讓建筑廢料“變廢為寶”的再生結構混凝土,以及可愛造型、能浮于水面的納米改性泡沫混凝土等。據介紹,這些綠色新建材已被廣泛運用到北橫通道、保利大劇院、內環“年輕化”項目、武寧路快速化改建工程等一大批
上海重點建設項目中,助力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節能增效。
減排“偵探”精準追蹤“碳”足跡
古老的非遺絲織品如何紡出生機勃勃的低碳之“花”?本屆碳博會上,絲綢品牌絲所與溫室氣體核查機構SGS(通標標準技術服務有限公司)達成戰略合作,今年年底,絲所將推出國內首款、通過SGS碳中和認證的床品四件套。絲所創始人、CEO彭陽告訴記者,這一產品將通過改良工藝在制作過程各環節減少
碳排放量,同時在包裝上全部應用可完全降解的玉米淀粉袋以及由FSC(森林管理委員會)認證的紙張。“SGS將對該產品完成產品碳足跡查證工作,之后再由絲所完成產品碳抵消行為,將產品碳排放值降低至凈零。”SGS時尚與服飾科技服務中國區市場部經理高璨補充道。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