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江海奔流,潮起東方。
江蘇作為中國實體經濟最活躍的地區,
金融需求旺盛。人民銀行
南京分行堅持“政府+市場”雙輪驅動,大力推進地方征信體系建設,積極為中小微企業融資鋪橋搭路。
《征信業管理條例》自2013年正式實施以來,對規范和促進征信業健康發展,維護信息主體合法權益、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十年來,人民銀行南京分行全面履行《條例》賦予的職能使命,積極踐行征信為民,深入推動征信促融,為加快建設“強富美高”新江蘇注入了強大動力。
案例名稱:“
區塊鏈技術”賦能,探索農信體系建設新模式
所屬主題:征信惠農
申報單位:人民銀行揚州市中心支行
典型案例簡介:
一、實施背景
一直以來,涉農信息采集、更新難是導致銀農信息不對稱的主要因素,也是制約農村信用體系建設的瓶頸,為破解此難題,揚州中支運用
區塊鏈技術組織開發“金民鏈”信息平臺,暢通政府部門之間涉農信息的對接共享,依托“金民鏈”,充分發揮“幾家抬”合力開展“三信”評定、政策支持,引導銀行創新信貸產品加大信貸投入,有力改善了農村信用環境,支持了當地鄉村振興發展。
二、做法與成效
(一)區塊鏈技術貫通信息交互平臺。為打通涉農領域非銀信息采集渠道,保證數據的安全性、及時性和準確性,揚州中支利用區塊鏈技術,聯合大數據局、
農業農村局、政法委等部門搭建區塊
聯盟鏈,開發“金民鏈”信息服務平臺,實現11個政府部門上鏈共享戶籍、車輛、婚姻、房產、社保醫保、不動產登記、公用事業繳費等200余項涉農信息。
(二)網格化采集上鏈保障信息更新。面對涉農信息更新難題,揚州中支與高郵市政法委加強基層合作,利用網格員實現農村經濟主體基本信息、異常事件、金融服務與管理等信息實時采集,目前已在4個鄉鎮試點采集了10余萬農戶信息。采集的農戶信息通過“金民鏈”上鏈共享。
(三)“金民鏈”應用助推農村金融創新。20家商業銀行以“授權查詢”方式通過線上接口調用“金民鏈”上鏈信息,并運用于授信風控模型,創新推出“助農貸”、“荷香快貸”“商戶快貸”、“共同富裕貸”等信貸產品53個。“金民鏈”自2021年9月運行以來,對外提供查詢服務47.2萬筆,累計幫助包括農村經濟主體在內的15萬戶市場主體獲得授信192億元。
(四)“幾家抬”合力共建農村信用體系。揚州中支聯合發改委、農業農村局、金融監管局將“金民鏈”數據應用與農村征信、評信、用信機制相結合,共同開展信用戶、村、鎮評定,評定結果上鏈共享。自2019年以來,共評定信用村749個,信用鎮41個,截至目前,全市信用信用村、鎮累計覆蓋面分別達到66%和74%。引導財政部門加大配套政策支持,在寶應、儀征和高郵3個縣(市)共設立農戶信用貸款風險補償基金500萬元,撬動銀行信貸5億元。
三、下一步推廣思路
下一階段,揚州中支將圍繞提升“金民鏈”平臺應用價值,夯實部門合作、信息共享、機制完善、產品創新等方面的舉措,深耕農村信用體系建設。一是加大與財政、農業農村、保險公司的信息共享合作,實現農村經濟主體信息互聯互通;二是優化網格化信息采集更新機制,保障農戶信息的定期更新;三是強化金融產品研發,不斷滿足農村經濟主體融資需求。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