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農商銀行開拓性地開展了信用債主體的氣候物理風險量化分析。對于某一類特定氣候物理災害,根據信用債主體所處地區、所在行業及公司規模,可通過專業氣候物理風險評估數據庫測算出其面臨的物理風險大小。行業內一家公司規模越大,則其承災能力比行業內其他公司更強。不同行業在氣候災害下的脆弱性也有差異,如房地產業相比
金融業更易受到海平面上升的影響。
分析結果顯示,在氣候變化背景下,該行持倉的信用債主體主要面臨的物理風險為高溫熱浪,其次為水資源短缺、極寒、干旱和洪水,生態環境破壞和海平面上升風險較低。相關分析將被運用于該行風險評估工作中,隨著相關數據的不斷累積,提升整體風險防范水平。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