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算力資源可以視為驅動數字經濟發展的“能量泉源”,數據中心則類似于“發動機”,消耗的是電能,輸出的是算力。伴隨社會綠色、可持續發展的需要,數據中心被賦予的屬性進一步深化,不僅需要在技術方面不斷優化,還要結合上述需要綜合考慮布局、選址、設計、能耗、制冷、安全運維等問題。反過來講,布局、能耗等這類問題的持續優化,也在促進數據中心內的服務器、存儲、網絡等基礎設施的使用壽命和場景應用的門檻。
因而,各個國家都在頒布相應政策或條例,推進數據中心綠色節能方案,以運營商、第三方IDC服務商、云計算廠商、互聯網企業,甚至房地產、轉型的
鋼鐵企業等,成為近些年數據中心運營或自建的常見主體單位。
亞馬遜云起步之初只有4個區域(Region),到現在已經增加到了31個區域、99個可用區(Availability Zone,AZ)。在近日鈦媒體與亞馬遜云的交流中,亞馬遜云科技全球
能源、水資源和可持續發展負責人Nat Sahlstrom對亞馬遜云數據中心提升能源效率方面進行了詳細說明。
總結起來主要包括幾個維度:一是優化電力供應模式,使用風電、光伏等可再生能源進行供電,降低能量轉換損失;二是改善數據中心冷卻技術,且對數據中心的規劃、設計、建設等方面有所要求;三是實現芯片、服務器等硬件設計創新,以降低能耗。
在數據中心的供電方面,亞馬遜云使用風電、光伏等可再生能源為數據中心供電,并通過移除傳統數據中心里的中央不間斷電源UPS,轉而采用集成在每個機架的小型電池組和定制電源等一系列措施來降低能量轉換損失。為保證供電的穩定性,亞馬遜云的數據中心的電路設計都是兩條獨立供電的線路,以此保證即使有一條線路出問題,另一條線路也是可用的,從而向客戶保證99.9997%的高可用性。
在數據中心蒸發冷卻技術中,亞馬遜云科技通過使用循環回收水,減少飲用水消耗,擴大非飲用水和循環水的使用比例,提高水資源利用率。
值得一提的是,西云數據運營的亞馬遜云科技中國(
寧夏)區域采用多模式分階段制冷方式冷卻數據中心,可以根據當地的氣候特點,選用適合不同季節的最佳運行模式。該數據中心使用自然冷卻和內循環冷卻的方式。數據中心還采用風冷冷水機組,通過為風冷冷水機組的冷凝器增加高壓微霧系統,利用當地氣候干燥、濕球溫度低的優勢條件,通過水霧快速蒸發,降低冷凝器周圍環境溫度,從而使風冷冷水機組冷凝溫度及壓力下降,旨在提高風冷冷水機組運行效率。
今年5月,國內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商務部等六部門發布的2022年度國家綠色數據中心的43家名單,已經從能源高效利用、綠色
低碳發展、科學布局及集約建設、算力資源高效利用等4方面15個指標對數據中心綠色發展水平進行評價,亞馬遜寧夏區域(數據中心一期)成功入選。
在數據中心的設計、規劃以及建設方面,亞馬遜云會非常關注周邊環境的氣溫、條件,以及通過計算流體力學去更好地了解整個數據中心冷卻或者熱排放的情況。
在自研芯片方面,亞馬遜云此前推出的Amazon Graviton系列,可以提高云服務的性能、優化成本,還可以降低能耗。2021年推出的Graviton3,它所支持的計算實例性能較前一代提升了25%,能耗降低了60%。
據悉,亞馬遜云在2022年正式宣布到2030年實現“水資源正效益(Water+)”的目標,以及到2025年實現全球基礎設施100%使用可再生能源。
在提升能源效率方面,Nat Sahlstrom還指出,亞馬遜云堅信“最綠色的能源就是那些暫時還沒得到利用的能源”。為此,會循環利用數據中心中服務器的機架,建設數據中心時,也會更多地以低碳方式生產建筑材料,如減少
水泥含量的混凝土和從電弧爐鋼鐵廠采購的鋼材。
據統計,客戶將業務從自建數據中心遷移到亞馬遜云上之后,客戶的碳足跡降低近80%。Nat Sahlstrom注意到,越來越多的企業客戶,以及當地政府監管機構對企業的要求,都需要企業告知碳足跡。其提供的碳足跡工具,可以讓客戶看到實際計算的完整過程,幫助客戶了解亞馬遜云上工作負載所產生的碳足跡。
據悉,在中國,亞馬遜支持的首批兩個可再生能源項目,
山東太陽能發電廠和乾安風能發電廠已正式投入運營。這兩個項目總裝機容量可達到200兆瓦(MW),預計每年可產生49.6萬兆瓦時(MWh)的清潔能源,相當于25萬中國普通家庭的用電量。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