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討論如何將遺產納入IPCC報告之外,代表們還指出了確保遺產成為聯合國氣候談判中日益興起的損失和損害運動的重要性。
在主要由小島嶼國家和發展中國家長達30年的推動之后,各國在埃及舉行的聯合國COP27氣候大會上就損失和損害基金達成了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協議。
世界自然基金會(WWF)高級顧問、聯合國氣候變化非經濟損失和損害工作組專家桑迪普·查姆林·萊(Sandeep Chamling Rai)在2022年接受 Carbon Brief 采訪時表示,到目前為止,文化遺產的損失在聯合國氣候談判中被忽視了,大多數人都是從“金錢角度”看待損失和損害。
在該會議上,從事氣候變化和遺產研究的考古學者、“氣候遺產網絡”(Climate Heritage Network)聯合主席漢娜·弗拉克博士(Dr Hannah Fluck)表示,該組織正在尋找志愿者,以推動在今年晚些時候舉行的聯合國COP28氣候大會上討論遺產問題。
此外,氣候科學家兼小型氣候變化與發展咨詢公司“Garama 3C”的負責人尼克·布魯克斯博士(Dr Nick Brooks)建議,應鼓勵各國在向聯合國提交的國際氣候承諾(即“國家自主貢獻”,NDCs)中納入遺產面臨的風險。
他補充稱,這可能是在聯合國背景下量化全球遺產風險的第一步。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