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PB數據的大遷移
在全球云計算領域,除了亞馬遜的AWS,微軟和Google,阿里云憑借自主研發,已經位居全球第四。阿里云經過九年的發展建立起了龐大的生態體系,這主要基于阿里云的三條生命線:堅持自主研發之路,與合作伙伴共生共存以及堅決不碰客戶數據。
截至目前,阿里云的合作伙伴超過8000家,遍布咨詢公司、系統集成商、行業頭部ISV。很多中小企業并不具備與大型企業等同的技術實力,在云計算領域依然處于短板。
阿里云以開放的心態,向企業提供完整的遷云能力。近日,阿里云與115科技一起完成互聯網史上最大規模的公共云遷移——超過100PB的數據在45天內被遷移到云上。
而這100PB相當于360億張照片,打印出來可以環繞地球200周。如果用普通辦公網絡上傳,要2700多年才能傳完。阿里云現場還原了用閃電立方遷移115數據中心的全過程:2分鐘內就完成了2TB數據的安全傳輸過程,將時間從4個月縮短到45天。
另外,在技術創新不斷得到頂級認可的同時,阿里云仍在奉行科技普惠的原則,持續推進價格下調,多款核心云計算產品最高降幅達50%,包括了彈性計算ECS、對象存儲OSS、表格存儲、性能測試PTS等。其中對象存儲OSS統一降至0.12元/GB/月,刷新了云計算行業最低價。
“作為社會公共服務與普惠科技,云計算每降價一分,都能在全社會的整體收益當中得到十分的體現。”阿里云產品總監何云飛表示。
技術紅利與規模效應的雙重加持,讓規模、技術、價格形成一個正向驅動的飛輪,阿里云通過更低的價格與門檻,持續給市場帶來更普惠的計算能力。
阿里云搭建起了一座橋,將萬物鏈接到云計算,從
農業到城市,從生活到工作,通過云計算智能化,在不斷提升自身技術能力的同時,也以開放合作共贏的姿態與合作伙伴共建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