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22年,中國經濟就像一艘巨輪,劈波斬浪、勇毅前行,高質量發展取得了重大歷史性成就。經濟總量邁上新臺階。國內生產總值從54萬億元增加到121萬億元,年均增長6.2%,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過30%;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從3.98萬元增加到8.6萬元。抗疫三年來,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在最大程度保護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的同時,我國經濟保持了4.5%左右的年均增長,增速明顯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是全球經濟發展的最大動力源。經濟結構實現新優化。工業增加值首次超過40萬億元,高技術制造業和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占規上工業比重分別從9.4%、28%提高到15.5%、31.8%,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蓬勃發展。需求結構更趨協調,擴大內需戰略基點得以鞏固。常住人口城鎮化率從53.1%提升至65.2%,城鄉居民收入比穩步降至2.45,區域重大戰略深入實施,城鄉區域發展協調性持續增強。經濟動能取得新優勢。研發經費投入從1萬多億元增加到3萬多億元,與國內生產總值之比達到2.55%,中國全球創新指數排名提升至第11位,發明專利有效量位居世界第一,研發人員總量居世界首位,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基礎研究和原始創新不斷加強,一些關鍵核心技術實現突破,一批重大科技成果持續涌現,數字經濟規模達50.2萬億元、位居全球第二。經濟活力得到新釋放。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縱深推進,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加快構建。對外開放持續擴大,我國已成為1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主要貿易伙伴,進出口規模超過40萬億元,全方位高水平開放型經濟加快形成。自由貿易試驗區和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蓬勃展開,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走深走實。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