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由
湖北省環境科學學會、中國地質大學(
武漢)、湖北永業行評估咨詢有限公司共同主辦的“2023氣候投融資國際
論壇暨絲路講壇”在武漢舉行。湖北
碳排放權交易中心總經理何昌福從
碳市場實踐角度分享了其對氣候投融資的看法。
何昌福表示,中國的氣候投融資和全國碳市場建設近兩年才逐步開展起來,相關工作受到了很大關注。如何結合國際經驗和我國的發展實際,找到應對氣候變化和投融資發展最好的結合點,既實現雙碳目標,又通過投融資活動促進綠色
低碳產業的發展,非常重要。
“中國碳市場試點開始于2011年,最早包括7個試點省市,后在試點基礎上于2021年建立了全國碳市場。全國碳市場依托兩大支撐,分別是湖北的注冊登記結算系統和
上海的交易系統,前者負責交易的前、后端,后者負責交易撮合。”何昌福介紹道。
何昌福表示,在全國碳市場建立后,地方碳市場繼續保持運行,即目前我國處在全國碳市場和區域碳市場并行的階段。在全國碳市場發展初期,試點碳市場將繼續服務好納入企業,先行先試、為全國碳市場積累經驗。目前僅有發電企業進入到全國碳市場,其他相關行業企業仍在試點碳市場進行交易。
關于建立碳市場的作用,何昌福講道,除倒逼減排控排、通過交易降低企業碳成本外,其最重要的功能是實現了碳定價,使圍繞碳的交易、融資、投資得以運轉。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