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階段,我國CO2排放80%來自于
能源生產和工業利用,可見實現碳中和目標,需要能源變革。
2021年我國GDP總量約114萬億元,CO2排放總量約119億噸,即1萬元GDP排放約1噸CO2,而在上世紀90年代,1萬元GDP排放約12噸CO2,我國在節能減排方面取得巨大進步。
“目前科學界認為能源革命和產業轉型的重要方向,一是化石能源清潔
低碳利用,二是低碳和可再生能源的規模化應用,三是二氧化碳捕集和利用。”
剛剛過去的一年,受俄烏沖突、新冠肺炎疫情、極端天氣頻發等因素疊加影響,全球能源供需嚴重失衡,能源價格飆漲。
以CO2為主的溫室氣體排放所導致的全球氣候變暖,已成為全球性的非傳統安全問題,嚴重威脅人類的生存和可持續發展。根據《巴黎協定》,要實現2℃溫升控制目標,全球要在2065-2070年左右實現碳中和,各國積極響應,紛紛制定碳中和目標。2020年9月,習近平主席在第 75 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鄭重宣布,中國CO2排放力爭于 2030 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 2060 年前實現碳中和,不僅彰顯了我國作為世界大國的責任擔當,也是推動我國能源結構、產業結構、經濟結構轉型升級的自身發展需要,對我國實現高質量發展,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具有重要戰略意義。
根據國際能源署(IEA)發布的報告,2021年全球與能源相關的CO2排放量增加6%至363億噸,創歷史新高。2021年,我國CO2排放量為119億噸,占全球總量的33%。這里需要說明,一方面,從主要發達國家的發展歷史來看,一個國家的發展程度與人均累計
碳排放密切相關,我國人均累計碳排放遠不及世界平均水平。另一方面, 2021年我國GDP總量約114萬億元,CO2排放總量約119億噸,即1萬元GDP排放約1噸CO2,而在上世紀90年代,1萬元GDP排放約12噸CO2,我國在節能減排方面取得巨大進步。
現階段,我國CO2排放80%來自于能源生產和工業利用,可見實現碳中和目標,需要能源變革。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指出,“深入推進能源革命,加強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加大油氣資源勘探開發和增儲上產力度,加快規劃建設新型能源體系,統籌水電開發和生態保護,積極安全有序發展核電,加強能源產供儲銷體系建設,確保能源安全。”目前科學界認為能源革命和產業轉型的重要方向,一是化石能源清潔低碳利用,二是低碳和可再生能源的規模化應用,三是二氧化碳捕集和利用。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