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Coin的初心和發展方向都是社區。而公開透明的意義,在于FCoin要構建真正的公眾社區。
FCoin其實并非一家公司,而是一個完全架構在通證經濟上的新型組織。也就是說,FCoin交易所是按照未來的交易所形態設計的,即這個交易所核心的目標,不是成為一家傳統意義上盈利為導向的公司,而是一個真正完全由公眾參與、公眾持有的自運行、自組織形態的社區型交易平臺。
在結構上,FCoin不使用傳統中心化的公司架構,不設CEO和董事會。FCoin依托的
區塊鏈技術和通證經濟理念使其成為世界范圍內首個自治的社區型交易平臺。
眾所周知,目前上市公司數量很多,其中有些公司甚至常年不分紅,有些公司即便分紅,數額也很“可憐”。但FCoin的做法則讓給投資者打了一針強心劑,張健說:“我們會及時分紅,比例也非常可觀,而且FCoin的資產人人可以校驗。FCoin從公司向社區進化推進了一大步,FCoin還沒有完全的進化為我想要的樣子,但是至少它已經完全脫離公司的樣子。”
“真正的社區概念一定是類似于公有鏈的社區,是真正有東西能夠代表社區的權益,而且能夠支持基于區塊鏈的形態,而不是說一個集中化的治理方式。”張健補充。
就上幣而言,FCoin也充分發揮社區作用。其有兩種上幣模式,即主板和創新板,首先是推薦上幣,簡單來講是社區行為,適用于比較成熟的數字資產。張健告訴記者:“我們可能會制訂一個機制,比如說FT的持有者都有權利去推薦,但是通過推薦上幣,是所有社區用戶共同決定的一個行為,所以推薦上幣是直接上線主板。那申請上幣就是一個項目方行為,因為你剛剛開始創業,沒有社區,或者說大家也不知道你是誰,就需要自己申請,符合流程以后就直接上線創新板。 我們判斷上幣與否,第一就是真實性,不能欺騙。第二是治理結構必須完善,我們會對治理結構有一些要求,以防止圈錢跑路。后期我們會不停的迭代。
他直言:“FCoin前期也會有一個過渡階段,但我們從一開始設計的經濟結構、所有策略,都是向社區的方向邁出實質性的一大步。把FCoin建設成完完全全、全民所有的社區形態,這是我們唯一且不懈的追求。”
對比來看,社區型交易平臺以用戶的利益為導向,以整個社區發展為目的。與中心化交易所最根本的不同也在于此。張健稱:“說到底,是先有
token,還是先有交易所的問題。”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