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底,中本聰在互聯網上發布白皮書,同時寫信給B-Money的創始人戴偉,聲稱自己找到了一種可以完全擺脫中間銀行,實現點對點進行支付的方法,并為之命名
比特幣。2009年1月,中本聰自己挖出了比特幣的第一個區塊,從此,比特幣的網絡運轉了開來,一發不可收拾,
這場大型實驗已經進行了9年多,期間遭遇各種來自中心化機構的打壓,但它一直頑固地存在著….
區塊鏈的技術存在的局限性開發成本高、維護成本、高效率低等方面
一個是開發成本高。
互聯網行業其實僅僅是靠人類最聰明的幾個頭腦給帶起來的,一個操作系統開發起來可能需要集結人類最聰明的智慧力量。
對于區塊鏈的底層公有鏈也是,如果不是技術天才,聲稱自己要開發公鏈,或是搭建什么底層技術設施,都很值得懷疑。
另外一個是維護成本高。
區塊鏈本質,是將用互聯網上多個地方的數據庫服務器共同維護一個數據庫賬本,從成本上來說就比單一的中心數據服務器的成本要高。
最后一個是效率低。
區塊鏈的目的是讓權力分散到一群人手里,來共同做決策,決定這個系統的發展,群體決策肯定沒有一個中心領導來直接做決策那么直接有效率。無論你技術怎么高級,怎么進化,都沒法越過效率相對低的這個坎。
區塊鏈即便牛逼,也要理性,不能過度炒作,有些所謂去中心化的方案可能不如原有的中心化系統直接有效。
區塊鏈的特點很明顯,分布式,去中心化,去信任,不可篡改,可溯源,加密性,注意,特點只是特點,并非優點,去中心化和中心化并不存在誰有絕對的優劣,歸根到底,還是要從商業模式上去思考,你究竟想利用區塊鏈的哪些特性,哪些特性能對整個商業有所改進,而哪些特性又是沒必要的。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