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
湖北提出“打造全國碳
金融中心”。次年,湖北入列國家
碳排放權交易試點。2014年4月,湖北碳排放權交易市場開市。
截至2022年底,湖北
碳市場配額累計共成交3.75億噸,占全國份額的44.6%;累計成交總額達90.71億元,占全國交易總額的46.9%。覆蓋企業數量從最初的138家擴大到339家,涉及
鋼鐵、
水泥、石化、化工等16多個行業,均為年耗能1萬噸標煤以上的工業企業。另外,還有合格投資機構940多家參與交易,形成了多元化、多層次的市場主體結構。
正因湖北試點碳市場的領先優勢,中國碳排放權注冊登記系統(以下簡稱“中碳登”)得以花落湖北。
隨著2021年全國碳市場的開市,試點碳市場交易面臨的外部市場競爭愈發激烈。作為區域“雙碳”工作探路者,湖北碳排放權交易中心(以下簡稱“湖北碳交中心”)開始了湖北碳市場的轉型之路。
湖北碳交中心總經理何昌福介紹,通過新設中碳資管公司,由
碳交易向碳服務、碳金融和碳投資轉型,初步構建起多元化、可持續的商業模式。
在創新業務體系方面,聯合湖北電力交易中心推出全國首批電、碳市場雙認證的綠電交易憑證,建立了電力市場與碳市場協同聯動機制;上線碳監測云平臺,利用金融科技推進網點綠色轉型。
在綠色金融服務產業方面,推進建設“鄂綠通”平臺,助推綠色企業和綠色項目融資發展,并發揮專業優勢,協助多家銀行完成項目減排總量審定工作;新組建的碳達峰基金規模已達20億元,撬動更多社會資本助推湖北打造
低碳產業集群;開展“碳關稅”專項研究,為相關進出口企業的業務需求做好技術儲備。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